中国道路与领导观念变革——从发展导向到信仰导向
本文关键词:中国道路与领导观念变革——从发展导向到信仰导向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道路 领导观念 发展导向 信仰导向 变革
【摘要】: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新的更加全面的阐述和党的总书记习近平提出"中国梦"为新的起点,中国道路进入了新阶段新境界。道路决定命运。传承历史、面向世界、面对当下、走向未来,坚持中国道路,需要强有力的领导,需要有先进正确的领导观念引领,因而也就需要率先并且不断变革领导观念。这一变革,既是冲破僵化,也要避免西化。变革首先是理念上的、价值导向上的,首要的是实现从发展导向到信仰导向的根本性变革。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今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信仰和核心价值体系,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的发展的发展,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这是真正回到了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根本理想和信仰;把民族的梦、人民的梦和每一个人的梦统一起来,形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公平正义、民主法治、改革创新、开放包容、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等这些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成为我们全党和全民的共同信仰。
【作者单位】: 赤峰学院;
【关键词】: 中国道路 领导观念 发展导向 信仰导向 变革
【分类号】:D61;D25
【正文快照】: 所谓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充满曲折。从“三民主义”到“新民主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的救亡图存之路,也是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袁银枝;浅谈制度主客体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3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4 郑文瑜;试论学分制条件下如何加强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5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6 焦秀君;;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7 邓晓宇;;浅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8 宋晓荣;;探析邓小平的制度建党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郑文瑜;;从加强师德建设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10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王锐;;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郑陈荣;;论公平正义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及其实践原则[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常艳;;试论人民监督员制度及其发展[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王祺国;;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实行垂直管理体制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高燕;;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许春艳;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樊新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尚欢欢;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代价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晓晶;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制度理论与实践发展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秦晓宇;论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团体会员名单(一)[J];道路交通管理;2000年08期
2 兰波;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宣传教育工作委员会成立[J];道路交通管理;2002年09期
3 张运成;;小议后危机时代中国道路的特色[J];世界知识;2009年18期
4 黄平;;“中国道路”的学术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0期
5 夏建国;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中国道路”的哲学思考[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6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举办汽车行驶记录仪研讨会[J];道路交通管理;2003年08期
7 张莉;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与奔驰中国公司达成“交通安全,从我做起”宣传教育计划合作协议[J];道路交通管理;2003年09期
8 于长洪;;中国道路 世界瞩目[J];企业文化;2007年12期
9 左宪民;;论中国道路的辩证特性[J];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03期
10 张胜军;;国际视野下的“中国道路”[J];人民论坛;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MAKOTO ITOH;林荣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道路可行性理论研究[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丁佑民;;中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四项指标建模探讨[A];第一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4 陈亚联;;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中国道路”走向成功的历史基础[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5 张凤泉;方瑞祥;;中国道路交通事故系统动力学分析[A];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创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五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凌逸群;;中国道路沥青市场现状及发展[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姚中秋;;存在一个中国道路吗?——当代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现状之辩正[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8 陶一桃;金传;;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10年期 总第3期)[C];2011年
9 ;中国特种路面材料有限公司[A];第六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李慎明 中宣部理论局 何成 宋维强;“中国道路”的六个内涵[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陈家兴;“中国道路”凝聚价值共识[N];人民日报;2011年
3 李君如;阐释中国梦 设计中国道路[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4 洪向华;讲述中国道路背后的“中国道理”[N];人民日报;2011年
5 郑新立;坚持推进改革是中国道路的关键[N];学习时报;2011年
6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秦宣;“中国道路”的多视角解读[N];光明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苏超;深入研究和阐述中国道路[N];人民日报;2011年
8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 教授 周天勇;从五年跨越看中国道路[N];光明日报;2011年
9 记者慕卿;第四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研讨未来十年中国道路与学术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陈学明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破解中国道路“时代之谜”的理论支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秀萍;中国模式:经验、困局与出路[D];南开大学;2012年
2 马丽雅;他者的意象[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3 童燕;中国道路货物运输产业组织与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洁洁;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的评价与坚定道路自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贾鹏;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国家利益维护初探[D];吉林大学;2008年
3 黄跃才;试析中国和平发展的软实力因素[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席娜;“穷光荣”现象的社会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5 秦国辉;CBA国际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6 纪险峰;我国私募基金及其规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王莹;“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历程”翻译报告[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8 孙众超;中共处理文化产业发展与意识形态传播关系的经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吴兴德;科学社会主义视域中的中国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毕明涛;公路交通安全可持续发展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955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795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