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基于“政治学”课程教学
本文关键词: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基于“政治学”课程教学
【摘要】:公民意识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政治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始终注意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具体而言,应主要围绕国家民族意识的增强、民主法治精神的渗透、公共情怀与公共理性的培养、权利义务观念的强化几个方面来进行。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公民意识 教育 政治学 教学
【基金】: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ZZ019)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2YJC810022) 2014年扬州大学教改课题“以实践育人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YZUJX2014-57D)
【分类号】:D0-4;G641
【正文快照】: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于自己国家主人地位、应享权利和应履行义务的自觉意识[1],它是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积极健康的公民意识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民主制度能否延续和发展,也决定着该社会的现实和未来能否繁荣和昌盛,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政治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杭生;;从政治学、社会学视角看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J];学术研究;2008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毅;贫困经济学与人口可持续发展(续前)[J];安康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2 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臧宏;;论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逻辑基点[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吕海琛;;对传统和现代的双重背离——十七年《人民文学》小说中的爱情描写[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闻彦;;论《上海的早晨》中的家庭形态及特质[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付启元;卢立菊;;解放战争后期对南京等城市政权的接管工作[J];档案与建设;2011年08期
7 周冰;;大跃进文艺发生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胡岳岷;任春良;;中国粮食生产波动周期再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白云真;;体系·国家·社会·个体——中国外交的分析层次[J];当代亚太;2010年04期
10 余丽;;借鉴古代思想 研究崛起战略——读《古代中国思想与当代中国实力》之感[J];当代亚太;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叶明勇;;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运动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丹莉;;统购统销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罗燕明;;毛泽东第二次访苏与莫斯科会议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臧雷振;;政府机构改革国际比较的隐然前提——被忽略的预设及其省思[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丽华;经济援助外交“杠杆”建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谢太平;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胜男;北京城市手工业研究(1949-1966)[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桂家友;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怀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毛德儒;中国模式兴起的逻辑[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栗永清;学科·教育·学术:学科史视野中的中国文学学科[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刘颖;苏联法概念在中国(1949-1958)[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书杰;青年公民意识培育机制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2 吴明香;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公共资源的均衡化[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红远;“四清”运动起源探析[D];河南大学;2011年
4 赵世芳;论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公民意识的培养[D];吉林大学;2011年
5 郑良旭;费正清的“中国观”研究(1929-1991)[D];吉林大学;2011年
6 赵世芳;试论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公民意识的培养[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桂玲;建国至改革开放前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历史研究(1949-1976年)[D];西南大学;2011年
8 陈尊念;毛泽东资本主义经济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王钦;“社会主义新人”的可能性建构及其瓦解[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黄艺红;意识形态下的话语转换[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杭生;正确理解民主和科学的含义——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的一个重要问题[J];高校社会科学;198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宝煦;;当前我国政治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政治学研究;1986年01期
2 汪荔;;二次大战后的北欧政治学[J];政治学研究;1989年05期
3 ;《政治学研究》1989年总目录[J];政治学研究;1989年06期
4 郑维东;;建构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思考[J];长白论丛;1997年04期
5 肖唐镖,郑传贵;主题、类型和规范:国内政治学研究的状况分析——以近十年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中的论文为对象[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余君,白义;解读网络政治学[J];求索;2005年08期
7 陈志武;;西方理性政治学述评[J];政治学研究;1986年05期
8 李元书;;关于当代政治学现状与我国政治学建设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1990年05期
9 麻宝斌;;制度研究:中国政治学的跨世纪主题[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0 贾春雨;红英;;“多学科知识渗透法”在政治学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浦劬;;从阶级斗争到人民共和——我国政治学研究的逻辑转换析论[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9年
2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2001年工作总结[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3 刘学斌;;政治学哲学:必要性与学科定位[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4 范炜烽;刘小年;;关系分析:当代中国政治学发展的新方法[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邹建锋;;老子政治思想的永久魅力[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6 何艳玲;;我们在做什么样的研究?——近十年来我国行政学研究评估(1995-2005)[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谢庆奎;;序言[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熊万胜;;面对面的紧张:民众与低层级政府之间的权力博弈[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9 周淑真;;“政党政治学”的研究架构与时代意义[A];“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21世纪初政党发展与变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唐正繁;;我国政治哲学若干问题研究综述[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蛟;《政治学研究》编委会成立[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2 叶晓娴 综合编译;美国“政治学研究”要出局?[N];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马丁·史密斯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政治学系、《政治学研究》编辑部;张亮/译;《政治学研究》:英国政治学研究会旗舰刊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李月军 中国军事科学院;年终回顾:2009年中国政治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张康之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张康之:关注“中心-边缘”结构,,发展“积极的政治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政治学会会长 李慎明;政治学研究30年[N];人民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孙麾;打开政治学研究的空间[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8 杨海蛟 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教授;杨海蛟:充分展示政治学的重大成就[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席殿晋;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政治学研究[N];山西日报;2005年
10 _"宇;繁荣发展政治学研究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严俊;民主的价值及其条件[D];复旦大学;2007年
2 肖克;当代西方保守主义民主政治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山杉;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冯志峰;中国政治学方法论30年:现状、检视与发展[D];苏州大学;2009年
3 张岚;政治和谐视阈中的权力关系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庄立峰;中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比较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王毅;西方精英民主论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赵冰越;和谐语境下新型政治文化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庆勇;论公共权力的运行机制[D];西北大学;2008年
8 王校彬;亨廷顿政治发展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陈白鸽;我国消费异化现象的政治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10 朱建华;网络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04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804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