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涉法涉诉信访处置机制之完善

发布时间:2017-09-14 06:24

  本文关键词:涉法涉诉信访处置机制之完善


  更多相关文章: 涉法涉诉信访 困境 处置机制 完善


【摘要】:信访(包括涉法涉诉信访)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其产生和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听取社会弱势群体的呼声等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的推进,涉法涉诉信访制度的作用已日趋弱化,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显现和增加,与宪法和法治理念渐趋渐远,成为困扰我国司法制度的一大顽疾。而且,涉法涉诉信访制度本身存在着的诸多矛盾和困惑,需要我们对此进行认真的观察、冷静的思考和深度的剖析,努力寻求破解之道。因此,如何破解涉法涉诉信访面临的困境,并对其加以完善,减少涉法涉诉信访对司法独立性的干涉,无疑是当前重要的工作。 由于我国目前的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制度尚未系统化、规范化,笔者尝试通过分析实践中处理的一个涉法涉诉信访的典型案例,以涉法涉诉信访制度的考察为出发点,从理论、实证等角度对在新形势下涉法涉诉信访的特点进行描述。通过探析当前我国涉法涉诉信访的现状,认为现阶段涉法涉诉信访面临着信访与法制的冲突、经济与法律文化的影响以及信访心理与司法规则的冲突等三大困境。由于涉法涉诉信访制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因此,探索破解涉法涉诉信访困局,完善涉法涉诉信访处置机制是现实的选择。笔者认为,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完善信访法律规范和涉法涉诉信访制度,,确保司法权的独立行使,从而推进信访工作的法治化,并对化解信访和摆脱司法困局的长效之策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及对于改革和完善我国涉法涉诉信访制度提供些许思考和借鉴。 涉法涉诉信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制度上的创新,更需要实践中的落实。因此,必须加快制定《信访法》;完善申诉和再审制度,畅通司法救济渠道;树立司法权威,确保司法独立;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沟通协调和监督的作用;以及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涉法涉诉信访调处机制。只有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方能从根本上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
【关键词】:涉法涉诉信访 困境 处置机制 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32.8
【目录】:
  • 内容摘要3-5
  • ABSTRACT5-12
  • 引言12-15
  • 第一章 涉法涉诉信访的概况15-22
  • 一、 涉法涉诉信访制度考察15-18
  • (一) 涉法涉诉信访的提出15-16
  • (二) 涉法涉诉信访的功能16-18
  • 二、 新形势下涉法涉诉信访的特点18-22
  • (一) 信访数量多,越级访、重复访和群体访等情况严重18-20
  • (二) 信访形式多样化、极端化20
  • (三) 信访主体及信访内容多元化20-21
  • (四) 信访中弱势群体占突出地位21-22
  • 第二章 涉法涉诉信访面临的困境22-32
  • 一、 信访与法制的冲突22-28
  • (一) 信访法律规范的弊端22-26
  • (二) 信访功能异化,处置信访人治色彩浓厚26
  • (三) 法律权威缺失,司法公信力下降26-27
  • (四) 申诉、再审制度的缺陷27-28
  • 二、 经济与法律文化的影响28-30
  • (一) 经济发展失衡,利益冲突尖锐28-29
  • (二) 信访制度具有凝重的历史渊源和传统法律文化29-30
  • 三、 信访心理与司法规则的冲突30-32
  • (一) 案件当事人的法律知识和诉讼风险意识不高30
  • (二) 部分当事人思想偏激,欲通过信访获取不正当利益30-32
  • 第三章 涉法涉诉信访处置机制的完善32-45
  • 一、 处置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应把握的原则32-34
  • (一) 坚持法治原则32-33
  • (二) 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原则33-34
  • (三) 坚持公正与效率并重原则34
  • 二、 完善涉法涉诉信访处置机制的建议34-45
  • (一) 加快制定《信访法》,健全处置涉法涉诉信访的法律规范35-39
  • (二) 完善申诉和再审制度,畅通司法救济渠道39
  • (三) 树立司法权威,确保司法独立39-40
  • (四)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沟通协调和监督作用40-42
  • (五) 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涉法涉诉信访调处机制42-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焰;;做好人大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思考[J];楚天主人;2009年12期

2 潘柏生;杨震宇;;坚持先进的理念和原则,认真做好涉法涉诉上访矛盾的化解工作[J];法制与社会;2010年24期

3 潘江涛;;网上来 网上去——应对网络涉法涉诉事件的几点体会[J];今日浙江;2010年22期

4 董敬畏;;“底线型上访”——转型期涉法涉诉访的一种分析进路[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6期

5 董敬畏;;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转型期涉法涉诉访的文化阐释[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12期

6 刘佳南;;穆棱法院:巡回审判平息涉法涉诉信访案件[J];中国审判;2014年03期

7 李俊青;;转型期农民涉法涉诉上访的理性思考[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4年03期

8 李桂山;杨兆增;李春雨;;乡镇人大代表提建议较少的调查与思考[J];人大建设;2013年12期

9 钟娴;;涉法涉诉矛盾成因初探及相关化解机制的建立[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3年11期

10 滕昭君;;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关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剖析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两办印发《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A];贵州法学(2014年第4期)[C];2014年

2 罗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决涉法涉诉信访突出问题的调查与思考[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3 ;检察机关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A];贵州法学(2014年第4期)[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兴国;陇西 涉法涉诉信访长效机制建设[N];甘肃法制报;2007年

2 张兴春邋秦雷;处理好涉法涉诉信访[N];哈尔滨日报;2007年

3 郭强;我市部署涉法涉诉案件办理工作[N];安阳日报;2008年

4 王兴国;我市探索解决涉法涉诉案件新途径[N];张掖日报;2008年

5 王力;司法救助制度:一个“人”字,让执法也温暖[N];杭州日报;2008年

6 通讯员 真雍 小波;镇巴创新机制破解涉法涉诉难题[N];汉中日报;2009年

7 记者 肖小明 通讯员 彭明 吴中标 石超俊;保靖在全州率先建立涉法涉诉救助基金[N];团结报;2009年

8 葛重兵 王志高;我省首家涉法涉诉投诉中心建立[N];江苏经济报;2009年

9 林劲标 张尚谦 黄延丽;南海建立涉法涉诉救助基金[N];人民法院报;2009年

10 记者 普淑娟;加大工作力度 提高工作水平 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N];周口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名磊;涉法涉诉信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李璐;沈阳市涉法涉诉信访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黄峰;宁夏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法治化的实证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4 刘祥全;论我国涉法涉诉信访制度的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5 李强;和谐社会视域下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6 姜远桥;法院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刘艳杨;涉法涉诉信访制度之探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8 宋军军;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法律思考[D];兰州大学;2010年

9 马博;解决我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制度与措施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10 周珍珍;涉法涉诉信访的困境及规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48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848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e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