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教育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民教育 现状 对策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的逐步改革,我国社会结构由原来的国家一体逐渐转变为国家、社会与市场三位一体,社会结构的变迁释放了公共空间,使得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机会增多。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利益分配主体性的多元化,获得经济利益的公民开始寻求政治上的权利,自主参与公共事务的愿望日益强烈。如何处理好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提高公民素质和自主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成为新时期我国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现实社会呼唤拥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平等、权利、参与、竞争和高度自主性意识的参与者,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发展离不开具备的权利义务意识、规范性意识和理性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能力的人才。随着改革开放后国际交往与对话的增多,与西方交流的过程中,,强调权利义务相统一、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对国家民族认同感和自主参与政治活动能力的公民教育逐渐走入我国教育研究的视野。可借鉴来自西方话语体系下的公民教育所发挥的作用,来服务于我国社会建设的需要。 公民意识落后于社会发展、未建立多层次的公民教育体系、现行教育体系影响是我国公民教育落后于社会实践的原因。探讨发展公民教育如何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对于增加公民认同,提升国家公共政策的实际执行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在阐述了发展公民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后,着眼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指导,结合现实国情提出分别从公民意识、国家、社会、公民个人、教育体系几方面提出增强公民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具体而言,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介绍公民教育的相关理论,阐述了马克思教育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公民教育的涵义及内容。同时,指出现阶段开展公民教育的意义。其中,重点介绍了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的教育实践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 第二部分:以改革开放为研究起点,通过对公民教育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来了解公民教育发展的现状。 第三部分:分别从公民意识落后于社会发展、未建立多层次的公民教育体系、现行教育体系影响公民教育实施三个方面来探究公民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四部分:提出解决公民教育问题的对策,这是本文的最终的落脚点,也是文章的核心和重点,分别从马克思教育思想指导公民意识发展、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三个层面和教育体制层次来提出从构建公民教育目标、具体实施内容方式和社会实践中的对策。
【关键词】:马克思教育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民教育 现状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7
- (一) 研究目的11
- (二) 研究综述11-14
- 1. 研究综述11-14
- 2.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14
- (三)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14-15
- 1. 理论研究意义14-15
- 2. 实践研究价值15
- (四) 研究方法15-16
- (五) 本文研究创新点16-17
- 一、 公民教育相关理论17-26
- (一) 马克思教育思想是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理论基础17-18
- 1.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实质17-18
- 2. 马克思的教育实践思想18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着我国公民教育实践18-20
-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18-19
-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指导公民教育的实施19-20
- (三) 公民教育内涵界定20-24
- 1. 公民与公民教育20-22
- 2. 公民教育的内容22-23
- 3. 公民教育与德育的关系23
- 4.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23-24
- (四) 现阶段开展公民教育的重要意义24-26
- 1. 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培养公共精神24
- 2. 影响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升公共政策的实际执行力24-25
- 3. 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自觉性与理性,促使公民参与形成制度化25
- 4. 培育理性公民,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建设25-26
- 5. 塑造现代公民,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26
- 二、 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分析26-30
- (一) 当前我国公民教育取得的主要成就26-28
- 1. 国家逐渐重视公民教育27
- 2. 公民教育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27-28
- 3. 公民教育内容和方式日渐丰富28
- (二) 现阶段我国公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28-30
- 1. 公民参与制度化水平不能满足公民教育发展28-29
- 2. 缺乏公民社会的基本理念与素养29
- 3. 公民教育内容与方式落后时代发展29-30
- 三、 我国公民教育问题成因分析30-36
- (一) 公民意识落后于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现实30-31
- 1. 缺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应有的现代公民意识30
- 2. 公民欠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应具备的法律规则理念30-31
- (二) 未建立多层次的公民教育体系31-34
- 1. 国家层面:公民参与制度化水平偏低31-32
- 2. 社会层面:公民价值理念尚未普及32-33
- 3. 公民个人层面:公民素质偏低,参与水平不高33-34
- (三) 现行教育体系影响公民教育实施34-36
- 1. 教育考核体系影响公民教育落实34
- 2. 公民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34-35
- 3. 公民教育内容交叉重复化35
- 4. 公民教育方式单一化形式化35-36
- 四、 增强公民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思考36-44
- (一) 结合时代要求,运用马克思教育思想指导公民意识发展36-37
- 1. 提倡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36-37
- 2. 推动公民教育实践,培养现代公民法治意识37
- (二) 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发展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37-41
- 1. 国家层面:政府职能转变为公民教育提供实践场所37-38
- 2. 社会层面:建立社会环境支持系统是拓展公民教育实践的重要方式38-40
- 3. 公民个人层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提升自我修养40-41
- (三) 完善相关教育体制是发展公民教育的必要条件41-44
- 1. 形成不同层级的评价体系41
- 2. 改进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41
- 3. 建设专业化的公民教育教师队伍41-42
- 4. 注重公民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实施方法多样化42-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9
- 一、 中文类参考文献45-47
- (一) 著作类45-46
- (二) 论文类46-47
- 二、 外文类参考文献47-49
- (一) 著作类47-48
- (二) 论文类48-49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49-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亚丹;罗蕾;;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本理念及其启示[J];成功(教育);2008年05期
2 刘丹;;公民教育研究的三个维度及其实践[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3 王雪松;;法治语境下的社会管理创新与公民意识培育[J];法制与社会;2012年08期
4 高地;;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探索与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5 韩振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国编辑;2013年06期
6 宋丽丽;王玉丹;;论马克思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王颖;当代中国公民教育历史性复兴的现实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2期
8 余兴龙;;试论政府对公民教育的主导作用[J];理论学刊;2006年07期
9 吴爱军;;公民教育的政治蕴涵及其时代价值——基于我国公民社会成长的视角[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吴雪娟;任淮英;;论公民教育进社区的方法论原则[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振宏;当代中国政府转型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李升元;法治实践的公民意识教育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48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848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