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本文关键词:推进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摘要】:政治参与是政治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变量。一个国家的政治参与程度,反映着这个国家的民主发展水平。推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体现了民主和法治、发展和稳定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推进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利于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有利于促进公民个体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体现现代国家行政的公共性。扩大有序政治参与是未来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点,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课题。
【作者单位】: 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
【关键词】: 公民 政治参与 有序参与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公民政治权利发展与有序政治参与研究”(编号:09CFX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621.5
【正文快照】: 政治参与是近代以来的政治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作为西方政治学的重要概念被介绍到中国之后,迅速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先后明确提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推动了社会各界对于政治参与的理论、实践问题的讨论和研究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春洋;于春江;;民族政治发展:学术研究的缘起、现状及展望[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陈潮f;雍继敏;;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战略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3 王荣科;艰辛探索的政治文化考察——毛泽东领导全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再回顾[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4 石国亮;;论政党价值观的功能[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陈宝胜;;公共管理模式嬗变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吴昕春;论公民政治参与的环境要素[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关兴;;转型期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8 田旭;;公共政策的伦理基础及其反思——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9 严一云;刘晓光;;当代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政治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宗芳;王环;;山东省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丽;;创新文化:理念、环境与制度建构[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2 李明强;刘少武;;政府转型与收入分配改革[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3 孙杨;;西方国家行政监督的特点[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胡振华;;服务型政府建构视域下的价值领导[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四辑)[C];2009年
5 牛天秀;;首问问责:内涵、困境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蒋婷;;行政执行过程中的公民权益维护问题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华涛;;以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社会管理[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勇;;服务型政府若干问题考量——基于后工业化不确定性治理的维度[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家喜;;公民参与和服务型政府的构建[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10 谢庆奎;谢梦醒;;和谐社会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李晓霞;中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初春华;党的群众工作心理层面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建勋;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9 詹晓阳;基层政府面向信息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贺琳凯;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鲁秀娥;中国政党制度的特色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高博;当代中国政治冲突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刘安琪;企业文化视域中的青年职工政治社会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刘庆丰;改革开放进程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说服力初探[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10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乐;政治文明视域中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03期
2 萧斌;一部系统研究政治文明的力作——读《政治文明论》[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陈云凤;浅析政治文明的内涵及实现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4 林荣光;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不可动摇的原则[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贾建梅,冯石岗;解析“政治文明”与“制度文明”[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高文霞;浅析中国当代青年的政治参与性[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邓伟志;加强对政治文明的研究[J];安徽决策咨询;2003年01期
8 林五星;文明·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9 冯韧;论政治文明的本质和基本特征——兼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问题[J];理论前沿;2003年02期
10 刘德厚;坚持劳动人本政治观,积极推进小康社会“人民宪政”建设[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华;;试论政治文明建设的现实依据[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暨“政治文明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赵建平;;不断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林尚立;;有效政治与大国成长——对中国30年政治发展的一种反思[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4 黄丽清;;政治也可以生活化[A];福建省行知实验校校长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邓志强;;网络社会青年政治意识表达研究[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6 周贵卯;;试论社会稳定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地位[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暨“政治文明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何绍辉;黄海;;新时期青年政治意识表达变化研究[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8 武立静;;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A];第三届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展论文集[C];2013年
9 王建民;;在任何情况下,共产党都得讲政治[A];灯塔颂——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七十五周年论文专辑[C];1996年
10 陈仕龙;;简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A];江苏省政治学会2002年“全球化与政治文明”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燕继荣;政治文化研究的一般方法[N];学习时报;2005年
2 周平;政治文化——政治生活中一种无形的力量[N];云南日报;2001年
3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院长 商红日;发展低度政治生活化解冲突[N];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法学博士 桑玉成;论优良政治生活的基础[N];解放日报;2010年
5 ;短信折射政治文化[N];惠州日报;2011年
6 第二炮兵某部政治处主任 王国印;讲政治不论职务高低[N];科技日报;2012年
7 王海洲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文化困境中的现代政治仪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本报评论员;政治参与因开放而有序[N];长江日报;2013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副研究员 张明澍;公民政治素质调查中的几个“发现”[N];北京日报;2013年
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乔新生;我们需要怎样的政治文明[N];社会科学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英配昌;中小学学生政治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朱海龙;场域、动员和行动:网络社会政治参与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3 王永志;中俄市场化进程中政治权力作用的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健;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左高山;政治暴力批判[D];清华大学;2005年
6 翟波;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刘建伟;当代西欧公众政治参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刁桐;社会抗争的治理之道[D];吉林大学;2012年
9 贾建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D];中共中央党校;1993年
10 郝宇青;苏联政治生活中的非制度化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爽;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2 任佩文;论政治文化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郑盼;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公民政治参与[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卓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政治理念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5 杨钦涵;我国政治博客的功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李昊懿;政治文化视角下的官场潜规则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李冰;政治秩序的学理分析及现实构建[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8 王晓萌;当代中国先进政治文化的构建[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丽娟;政治妥协及其对政治民主化的意义[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伍牧原;新时期我国政治文明的实践和发展[D];新疆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58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858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