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次间的辩证关系

发布时间:2017-10-04 03:32

  本文关键词: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次间的辩证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三个层次 辩证关系


【摘要】:党的十八大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即国家层次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次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次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提法在结合时代色彩的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相关价值观的回归,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向成熟和系统的标志,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尽管这“三个层次”的主体、内容、作用各不相同,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现了从个人道德准则到社会价值导向,最后到国家宏观理想的升华和递进。如果简单把这“三个层次”的结构看成一个同心圆,那么“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逻辑起点,就是这个同心圆的圆心,向外层扩散分别是社会层次和国家层次的价值观。而社会层次处于个人和国家层次交集的位置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这三者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遵循着量变与质变规律,曲折运动着向前发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根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间辩证关系研究的成果来分析,我们要分别从宏观意识形态、社会管理制度创新以及公民基本道德培育这三个方面来有针对性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各主体在社会核心价值观结构中的作用,重视“人”的塑造和培养,发挥社会层次的“润滑剂”作用,重视整体性,做好各主体间的融汇贯通。总之,践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层次”间的辩证关系和客观规律,建立长效机制,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三个层次 辩证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6
  • 一、选题缘起10-11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11-15
  • 三、主要思路和方法15
  • 四、研究创新点15-16
  •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的提出及内涵16-29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的提出16-19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提出的必要性16-18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提出的过程18-19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的内涵探析19-26
  • 一、倡导国家层次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19-21
  • 二、倡导社会层次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21-24
  • 三、倡导公民层次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26
  • 第三节 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次间辩证关系的依据26-29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次间的辩证关系是客观存在的26
  • 二、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次间辩证关系的理论依据26-27
  • 三、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次间辩证关系的方法论27-29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层次间辩证关系的主要内容29-37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次间的区别29-30
  • 一、三个层次的价值观主体不同29
  • 二、三个层次的价值观在其体系中的作用不同29-30
  • 三、三个层次的价值观形成的难易程度和稳定性不同30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次间相互贯通30-33
  • 一、三个层次以公民层次为核心形成一个“同心圆”关系31-32
  • 二、社会层次核心价值观是融合国家和个人核心价值观的“交集”和“纽带”32-33
  • 三、三个层次相互贯通实现了统一33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次间的相互作用33-37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次间相互作用与反作用34
  • 二、层次间遵循着质量互变和螺旋前进的关系34-35
  • 三、各层次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35-37
  • 第三章 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次间辩证关系的实践意义37-45
  • 第一节 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针对性37-39
  • 一、从国家意识形态方面培育国家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7-38
  • 二、从社会管理创新方面培育社会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8
  • 三、从公民基本道德方面培育个人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8-39
  • 第二节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构中各主体的作用39-41
  • 一、重视“人的塑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基础39-40
  • 二、发挥“润滑剂”功能,,突出社会层次的中介作用40-41
  • 三、重视整体性,做好各层次价值主体间的融汇贯通41
  • 第三节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次间的辩证关系41-45
  • 一、遵循三层次间的辩证规律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41-42
  • 二、建立长效机制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竭动力42-43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充满张力的过程43-45
  • 结语45-47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震;;“民主、公正、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及其原则[J];红旗文稿;2012年06期

2 周运江;;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J];理论与当代;2012年01期

3 李义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探析[J];岭南学刊;2011年03期

4 王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3期

5 荆蕙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其构建[J];文化学刊;2010年04期

6 冯周卓;;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J];道德与文明;2009年06期

7 钟明华;黄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12期

8 吴圣正;;和谐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宋俊伟;路向峰;;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其实现途径[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10 赵景辉;;略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及其意义[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建华;;分层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3年

2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甘肃日报;2008年

3 林尚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N];学习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蓉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及其当代建构[D];安徽大学;2010年

3 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邵会丽;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及其意义[D];河南大学;2011年

2 卜路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改霞;浅议新世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丽娟;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初探[D];山西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68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968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9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