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群体的思想道德状况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0 03:20
本文关键词:失独群体的思想道德状况与对策研究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人口急剧膨胀,庞大的人口数量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阻碍。为了使人口的增长与经济的发展相协调,我国开始有计划地对人口实施控制,采取的措施就是实施以独生子女政策为核心的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政策严格实施三十多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遏制了我国人口的急速增长,我国出生人口减少四亿多,十三亿人口日推迟了四年,使得我国的人口增长的速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国家的大力号召下,数以亿计的人民积极响应国家只生一个的政策,但是由于疾病、自然灾害等意外原因,他们失去了唯一的子女且没有继续生育或者收养子女,我们把这样的一群人称之为“失独群体”。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每年还在新增7.6万个。有学者估计:到2035年,我国将会有1000万的失独家庭产生,这意味着我国将会有2000万的父亲或者母亲成为失独群体。这样直观的数据显示了我国失独群体的数量庞大,且在不断的增加,让国家和社会不得不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解决他们面临的物质和精神困境。这样的一群人在人生步入中老年时却遭遇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本来寄希望于在年老时子女的照顾和关怀被无情的打碎。他们在承受丧子之痛的同时,还要考虑自己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未来能依靠谁。如何让这个遭遇人生重大打击的群体重新面对生活、面对人生、面对社会,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地帮助,让他们安详的度过晚年,已经是一个不得不思考的社会问题。 随着失独群体数量的不断增加,他们所面临的物质和精神的困境已越发的严重。虽然各级政府已经开始重视这一群体的困境,并且也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他们进行帮扶,例如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保障他们的权益,为他们提供资金的扶助等。但政府制定的扶助措施更多的是局限于物质层面,对于该群体面临的精神层面的困境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措施。本文通过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对社区失独群体的现状和困境进行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着重探讨失去独生子女后他们所面临的心理、精神、社交等思想道德方面的困境,分析其产生精神困境的原因,提出失独群体思想道德建设的依据、原则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由政府主导的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的帮扶系统,这个帮扶系统涵盖了政府、非政府、社区、个人四方面的共同参与。通过该多元化的帮扶体系,帮助失独群体走出失独所带来的阴影。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24.2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继敏;;成年独生子女死残的困境与政府责任[J];重庆行政;2007年03期
2 王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模式的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4期
3 刘明;;论思想道德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定位[J];桂海论丛;2006年02期
4 俞美娟;;我国社区思想教育的特殊对象——失独老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5 赵仲杰;;城市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给其父母带来的困境及对策——以北京市宣武区调查数据为依据[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钱雪飞;;社区养老社会环境建设现状分析——基于1440份问卷调查[J];江海纵横;2011年07期
7 张瑞凯;;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家庭现状及救助体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市Y区的调查[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8 王名;刘求实;;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分析[J];中国非营利评论;2007年01期
9 本刊编辑部 ,桂世勋,王秀银,李兰永,穆光宗;对成年独生子女意外伤亡家庭问题的深层思考[J];人口研究;2004年01期
10 李兰永;王秀银;;重视独生子女意外死亡家庭的精神慰藉需求[J];人口与发展;2008年06期
,本文编号:12729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27294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