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城乡统筹发展与中部地区人口城镇化的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18-10-29 16:17
【摘要】:正城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中部地区地处我国内陆腹地,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经济区位和地理区位中具有连接南北,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因此,探索中部地区城乡差距状况、原因,统筹城乡发展和人口城镇化路径,对促进城乡"两轮"驱动中部地区社会结构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中部地区人口城镇化的城乡差别效应
[Abstract]:Positive urbanization is an objectiv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an important symbol of national modernization, and an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The central region is located in the hinterland of our country and has superior natural conditions. It is an important base for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necting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with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connecting the east with the west.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the urban-rural gap in the central region, and to coordina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he path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First, the urban-rural differential effect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n central China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贵州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广西三通网络发展有限公司;
【分类号】:C924.24;F29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志华;推进中国人口城镇化进程的若干思考[J];池州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2 张明军,周立华,程国栋;甘肃省人口城镇化的发展与预测[J];西北人口;2001年03期

3 李承法,张茹琳,丁瑞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J];理论学习;2003年04期

4 李树海;甘肃人口城镇化战略研究[J];西北人口;2004年01期

5 孙灿;;影响云南人口城镇化的地理、历史与文化心理因素[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刘炜;我国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制度变迁及其发展趋势[J];理论与改革;2005年02期

7 刘成明;青海省人口城镇化的历史与现状之分析及未来构想[J];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02期

8 包玉香;李玉江;;我国人口城镇化动因分析及效应评估[J];西北人口;2006年06期

9 张野;;黑龙江省人口城镇化浅谈[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01期

10 徐占春;王楠;;近代江南地区的人口城镇化研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文炯;;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城镇化的省区差异及相关因素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朱宇;;城镇化的新形式与我国人口城镇化政策[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吕琳;;四川省人口城镇化面临的人口挑战及对策[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4 郝瑞;;遂宁人口城镇化与巴中、省内丘陵地市的比较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研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5 洪业应;;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洪业应;;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结构变迁[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黄国清;;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章必成;;人口输出型地区外出人口特点与未来城镇化策略研究——以江西省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9 郭凯峰;曹婧;李霁;;西部地区未来人口与城镇化发展影响趋势及对策——以云南省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董淑敏;朱郁郁;刘律;;传统农业地区人口城镇化的空间趋势——基于安徽省北部六市的案例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郑梓桢;人口城镇化的灵魂在于有序与质量[N];南方日报;2013年

2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迟福林;人口城镇化需要回答四个关键问题[N];上海证券报;2013年

3 记者 陈兰君子;专家指出:我国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N];金融时报;2013年

4 记者 陈玉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问题突出[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5 刘维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所研究员;实现人口城镇化需要破解的两大难题[N];重庆日报;2014年

6 记者 卢海;我省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较快[N];青海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万亮发;我市人口城镇化率达37.85%[N];抚州日报;2009年

8 山丹;人口城镇化才是彻底的城镇化[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9 郭凤霞 武鹏亮;河南总结座谈人口城镇化试点情况[N];中国信息报;2009年

10 北京大学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 彭真怀;一号文件将推动“人口城镇化”[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嘉岩;农村反贫困与人口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李江;中国人口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3 李旭东;喀斯特高原山区人口空间结构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承宽;21世纪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楠;吉林省人口城镇化战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徐艺;青岛市人口城镇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李昊;吉林省人口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肖艳勇;湖北人口城镇化发展相关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腾飞;新世纪以来吉林省人口城镇化动态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6 王睿;金融发展对我国人口城镇化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7 李娟;主体功能区背景下甘肃省人口城镇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黄丹;嘉鱼县人口城镇化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晋;我国人口城乡迁移的理论与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李育平;长株潭城市群人口城镇化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98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298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a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