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优化的公共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30 19:21
【摘要】:2010年以来,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已被原则通过,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已经成为人口管理领域新政策目标的背景下,在《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的要求下,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呈优化趋势,人口空间分布与经济规模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逐渐协调,这极大推动了该省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但是,由于对实现人口空间分布优化具有重要作用的公共政策,例如:生态移民政策、人才政策、户籍政策和就业政策存在不足,使得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以经济集聚低于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仍处于不优化的状态。因此,分析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优化公共政策,完善公共政策,实现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优化格局,对促进人口的合理迁移,创造有利的政策保障和制度环境,实现黑龙江省人口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顺应形势变化和时代要求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有效地形成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优化格局,采用理论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政策规制理论、政府分析理论、适度人口理论为基础,对人口空间分布、人口空间分布优化的衡量标准以及人口空间分布的公共政策及其对人口空间分布优化的作用进行界定和分析,利用现有的研究模型,对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及其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化程度加强且人口空间分布不优化。通过对现有人口空间分布公共政策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梳理,从政策内容和过程角度,分析生态移民政策、人才政策、户籍政策和就业政策,发现存在生态移民政策民主化程度低、人才政策体系不健全、户籍政策改革效果不明显、就业政策目标实现难度大等问题,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生态移民政策公民参与渠道不完善、人才政策配套机制不完备、户籍政策主体行为效力不足、就业培训体系不健全。通过对日本东京、美国圣塔克拉拉县、英国德文郡以及吉林省、山东省、湖南省关于促进人口空间分布优化的政策经验进行梳理,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进行借鉴,提出完善公民参与生态移民政策过程的渠道、健全人才政策配套机制、增强户籍政策主体行为效力、建立健全的就业培训体系等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C924.2
【图文】:
大兴安岭逦53.3逦53逦52.9逦52.6逦52逦51.6逦51.1逦50.8逦49.9逦47.2逡逑数据来源:《黑龙江统计年鉴》(2007-2016年)逡逑2006-2015年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指数变化情况如图3-1所示:逡逑a、0.0482逡逑a邋0.0480逡逑|0.04^S逡逑分().04邋,?6逦11邋,邋i邋i邋n邋cu/^^逡逑t^0.04邋7邋2逦O-OW逦逡逑^0邋04 ̄0逡逑恟0邋046S逡逑0.0466逡逑2006年邋2007年邋2008年邋2009年邋2010年邋2011年邋2012年邋2013年邋2014年邋2015年逡逑年份逡逑注:笔者根据《黑龙江统计年鉴》(2007-2016年)计算得出逡逑图3-1邋2006-2015年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指数逡逑图3-]展示了邋2006-2015年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指数变化情况。总体来逡逑看,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指数处于上升状态,这意味着,2006-2015年黑龙逡逑江省人口空间分布呈逐渐集中趋势,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衡状态显著。至2015年,黑逡逑龙江省地区的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指数为0.0478,与2006年相比,分R%提升了逡逑0.0006。以此判断,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还处于向局部中心地区集中分布的集聚化发逡逑展阶段,不均衡状况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逡逑为了更确切的分析2006-2015年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衡状态
注:笔者根据《黑龙江统计年鉴》(2007-2016年)和中经网统计数据库计算得出逡逑图3-2邋2006-2015年全国与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指数逡逑从图3-2可知,2006-2015年,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指数均高于全国该值逡逑水平,这意味着,与包含3丨个省级行政区的全国平均情况相比,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逡逑布不均衡程度更为严重,这与炓龙江省正处于集聚化发展模式阶段有很大关系。逡逑(2)各地区人口密度分析逡逑人口密度可以反映人口总体空间分布格局,人口密度概念由爱尔兰建筑师Hanais逡逑于1邋837年首次提出,即地区人口总数与地区总面积之比,公式如下:逡逑D=P/S逡逑上式中:D为人口密度,P为某地区的人口总数,S为某地区的土地总面积。逡逑由于人口密度值可以消除不同地区土地面积的差异,因而对人口空间分布的特征描逡逑述更具有说服力。因此,本文根据《黑龙江统计年鉴2016》,计算得出黑龙江省2015年逡逑13个地区人口密度值
本文编号:2735719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C924.2
【图文】:
大兴安岭逦53.3逦53逦52.9逦52.6逦52逦51.6逦51.1逦50.8逦49.9逦47.2逡逑数据来源:《黑龙江统计年鉴》(2007-2016年)逡逑2006-2015年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指数变化情况如图3-1所示:逡逑a、0.0482逡逑a邋0.0480逡逑|0.04^S逡逑分().04邋,?6逦11邋,邋i邋i邋n邋cu/^^逡逑t^0.04邋7邋2逦O-OW逦逡逑^0邋04 ̄0逡逑恟0邋046S逡逑0.0466逡逑2006年邋2007年邋2008年邋2009年邋2010年邋2011年邋2012年邋2013年邋2014年邋2015年逡逑年份逡逑注:笔者根据《黑龙江统计年鉴》(2007-2016年)计算得出逡逑图3-1邋2006-2015年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指数逡逑图3-]展示了邋2006-2015年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指数变化情况。总体来逡逑看,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指数处于上升状态,这意味着,2006-2015年黑龙逡逑江省人口空间分布呈逐渐集中趋势,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衡状态显著。至2015年,黑逡逑龙江省地区的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指数为0.0478,与2006年相比,分R%提升了逡逑0.0006。以此判断,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还处于向局部中心地区集中分布的集聚化发逡逑展阶段,不均衡状况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逡逑为了更确切的分析2006-2015年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衡状态
注:笔者根据《黑龙江统计年鉴》(2007-2016年)和中经网统计数据库计算得出逡逑图3-2邋2006-2015年全国与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指数逡逑从图3-2可知,2006-2015年,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指数均高于全国该值逡逑水平,这意味着,与包含3丨个省级行政区的全国平均情况相比,黑龙江省人口空间分逡逑布不均衡程度更为严重,这与炓龙江省正处于集聚化发展模式阶段有很大关系。逡逑(2)各地区人口密度分析逡逑人口密度可以反映人口总体空间分布格局,人口密度概念由爱尔兰建筑师Hanais逡逑于1邋837年首次提出,即地区人口总数与地区总面积之比,公式如下:逡逑D=P/S逡逑上式中:D为人口密度,P为某地区的人口总数,S为某地区的土地总面积。逡逑由于人口密度值可以消除不同地区土地面积的差异,因而对人口空间分布的特征描逡逑述更具有说服力。因此,本文根据《黑龙江统计年鉴2016》,计算得出黑龙江省2015年逡逑13个地区人口密度值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立新;吴迪;;生态压力人口研究——兼析中国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地区差异[J];人口学刊;2015年06期
2 袁少青;沈庆宇;田健;白旭辉;;黑龙江森工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试点调研报告[J];林业经济;2015年02期
3 安锦;薛继亮;;基于产业视角的京津冀都市圈人口有序转移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4 金淑婷;李博;杨永春;石培基;卢红;金建玲;张伟芳;;甘肃省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状态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5年01期
5 张群梅;;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政策主体的执行逻辑与效果评估[J];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17期
6 于晨;;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金融经济;2014年10期
7 金太军;周义程;;政策过程中公民有序参与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基于系统论视角的考量[J];学术界;2014年05期
8 吴相利;庄海燕;;黑龙江省人口分布与经济格局协调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1期
9 尹仑;薛达元;;民族生态政策的概念和构建[J];思想战线;2014年01期
10 吕洁华;陈威;;黑龙江省人口地区分布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性研究[J];经济师;2014年01期
本文编号:27357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7357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