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时代母亲身份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2 23:24
【摘要】:2014年开放“单独二孩”后,国家统计局人口数据表明:中国2015年全年出生人口为1655万比上年减少32万,远低于卫计委官员在中国人口形势分析与展望研讨会上的估计“增加100万左右”,“单独二孩”政策“遇冷”。国家继而在2016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全国妇联2016年12月23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报告显示,有计划生二孩的比例不到三分之一,生育意愿低下。在国家生育政策愈宽松的背景下,居民生育率没有预期的上升,为探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本文以母亲身份认同角度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对一孩母亲(310人)和二孩母亲(310人)进行调查,以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为理论依据,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了解“全面二孩”时代下母亲身份认同现状、探讨影响其母亲身份认同的因素,揭示“全面二孩”时代下母亲身份认同的影响作用。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引起社会对母亲身份认同问题的广泛关注,同时也为及时规避可能出现的“全面二孩”政策副作用提供决策参考。本文主要从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并阐释此项研究的意义和方法,以及相关概念的解释。第二部分是对母亲身份认同相关文献的综述,并进行理论梳理,涉及到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第三部分是对我国生育政策变迁过程的梳理,从“独生子女”到“双独二孩”、“单独二孩”直到“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第四部分是基于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资料基础上,对“全面二孩”时代下母亲身份认同现状的探析,主要表现在母亲身份认同总体上居中等水平,二孩母亲身份认同高于一孩母亲身份认同。并剖析影响母亲身份认同的因素,认为母亲身份认同是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因素包括有母亲满足感、生育经验、社会支持、与丈夫/伴侣关系。第五部分是讨论“全面二孩”时代下母亲身份认同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积极的母亲身份认同会促进母亲对自己身心健康的评价;母亲身份认同通过影响母亲对子女性别的偏好和理想子女数而影响母亲生育意愿;母亲身份认同对家庭关系产生根源性影响。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和对策建议,对整个文章进行概括性总结,然后针对母亲身份认同现状及其影响作用提出对策建议,对策主要从4个层面开展:个人层面-调适身份转换;家庭层面-强化家庭支持;社会层面-倡导性别平等文化;政府层面-完善软硬件设施。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C924.21
【图文】:
图 1 碎石图由图 1 碎石图可以看出,前 3 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 1,由碎石图也可看出 14个指标可以归为 3 类。将所得因子进行最大方差旋转后,得到表 1-3 所示的结果。从旋转成分矩阵也可以看出各个类别中包含的项目,灰色底纹即为各个因子中包含的项目。表 1-3:旋转成份矩阵a成份1 2 3我喜欢做母亲 .710我觉得养育孩子是有益的 .782我想成为一个更好的母亲 .676大多数时候我知道我的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636我对自己照顾孩子的能力有信心 .501
相关性分析可以检测出各变量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本文主要分析各个影素与母亲身份认同之间的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是通过建立多个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数量关系模分析因变量。用这种分析可以测出不同的影响因素对母亲身份认同的影响程2.定性资料分析本文采用归类-分析总结-分析-总结的研究方法对收集到的深入访谈资行分析。(五)研究框架本文主要从母亲身份认知、母亲身份情感和母亲行为三个方面来探讨母份认同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析影响母亲身份认同的 6 个因素,同时从 3 个挖掘“全面二孩”时代下母亲身份认同的影响作用,最后再从个人、家庭、和政府 4 个层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和建议。现状:1. 母亲身份认知
本文编号:2738820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C924.21
【图文】:
图 1 碎石图由图 1 碎石图可以看出,前 3 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 1,由碎石图也可看出 14个指标可以归为 3 类。将所得因子进行最大方差旋转后,得到表 1-3 所示的结果。从旋转成分矩阵也可以看出各个类别中包含的项目,灰色底纹即为各个因子中包含的项目。表 1-3:旋转成份矩阵a成份1 2 3我喜欢做母亲 .710我觉得养育孩子是有益的 .782我想成为一个更好的母亲 .676大多数时候我知道我的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636我对自己照顾孩子的能力有信心 .501
相关性分析可以检测出各变量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本文主要分析各个影素与母亲身份认同之间的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是通过建立多个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数量关系模分析因变量。用这种分析可以测出不同的影响因素对母亲身份认同的影响程2.定性资料分析本文采用归类-分析总结-分析-总结的研究方法对收集到的深入访谈资行分析。(五)研究框架本文主要从母亲身份认知、母亲身份情感和母亲行为三个方面来探讨母份认同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析影响母亲身份认同的 6 个因素,同时从 3 个挖掘“全面二孩”时代下母亲身份认同的影响作用,最后再从个人、家庭、和政府 4 个层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和建议。现状:1. 母亲身份认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友华;苗国;;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单独二孩政策为何遇冷[J];探索与争鸣;2015年02期
2 庞林源;;浅析我国生育政策对妇女地位的积极影响[J];现代妇女(下旬);2014年11期
3 邓雪英;周丹丹;;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年10期
4 胡晓斐;胡永梅;王叶飞;朱菊芬;;Roy适应模式在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年12期
5 耿笑微;陆虹;刘宇;;产后家庭角色适应状况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6 楚丽霞;当代女性母亲角色的变迁[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7 蒋美华;改革开放以来女性角色变迁的评估[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姚微;胡盛洁;;初产妇自我效能与母亲角色适应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年20期
本文编号:2738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73882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