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人口城市化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8 11:11
本文关键词:吉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人口城市化的影响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变速度逐渐加快,与此同时城市化建设也成为我国的重大议题。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一个方面,产业结构与城市化是关系区域经济能否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同时产业结构变动也是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研究了吉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人口城市化的影响,同时针对产业结构和人口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予以一定阐述,并将产业结构对人口城市化的影响作出了一定的分析和总结,而后给出结论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旨在促进吉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人口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首先,文章将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结构和城市化的相关理论进行了一定阐述,其中包括产业结构、城市化及前者对后者影响的相关理论和观点,总结众学者的观点可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城市化水平有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 其次,文章运用数据分析分别阐述了吉林省产业结构和人口城市化的发展现状和呈现的特征,发现吉林省在产业结构方面总体从过去的“二、一、三”结构转变为“二、三、一”结构,且发现吉林省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一定偏差。其中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呈波动型增长,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为低下。人口城市化水平则呈虚高现象,且增速放缓。其中还对产业结构对人口城市化的影响做了定性分析,从经验和理论相结合的角度得出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作用。 再次,文章对产业结构和人口城市化水平进行了定量的相关性分析,并进一步逐步回归筛选出显著性最高的影响人口城市化的产业结构诱因。从而得出结论:第一产业产值呈下降趋势,且劳动生产率低下,存在剩余劳动力有待于向非农部门转移。第二产业发展波动较大,且偏重工化,吸纳劳动力乏力。吉林省第三产业有较大吸纳劳动力潜力,是促进人口城市化的有效动力,但总体发展水平低下且新兴服务业的吸纳劳动力潜力有待挖掘。 最后经过对吉林省产业结构和人口城市化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本文主要提出了以下建议:适度放开户籍政策,提升非农产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合理调整产业结构,重视发展新型服务业;促进人才流动,增强区域性发展;重视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关键词】:吉林省 产业结构 人口城市化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127;C92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4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2-14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4
- 1.3 论文的思路和研究方法14-17
- 1.3.1 论文的写作思路14-15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15-16
- 1.3.3 论文的数据来源16-17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17-21
- 2.1 相关概念界定17-18
- 2.1.1 产业结构17
- 2.1.2 就业结构17
- 2.1.3 就业弹性17-18
- 2.1.4 人口城市化18
- 2.2 相关基础理论18-21
- 2.2.1 产业结构相关理 论18-19
- 2.2.2 人口城市化的相关理论19-21
- 第3章 吉林省产业结构与人口城市化现状21-36
- 3.1 吉林省产业结构发展历程、现状及特征21-30
- 3.1.1 吉林省产业结构发展历程与现状21-25
- 3.1.2 吉林省产业结构发展特征25-28
- 3.1.3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分析28-30
- 3.2 吉林省人口城市化现状及特征30-36
- 3.2.1 吉林省人口城市化发展历程及现状30-33
- 3.2.2 吉林省人口城市化的特征33-36
- 第4章 吉林省产业结构对人口城市化的影响分析36-52
- 4.1 衡量指标的选取36-37
- 4.1.1 产业结构指标的选取36
- 4.1.2 人口城市化指标的选取36-37
- 4.2 模型的建立与运算37-43
- 4.3 结果分析43-52
- 4.3.1 吉林省产业结构与人口城市化的相关性结果分析43-48
- 4.3.2 吉林省产业结构与人口城市化回归结果分析48-52
- 第5章 促进吉林省产业结构和人口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建议52-56
- 5.1 适度放开户籍政策,提升非农产业劳动力吸纳能力52-53
- 5.2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重视发展新型服务业53-54
- 5.3 促进人才流动,增强区域发展54
- 5.4 重视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率54-56
- 参考文献56-59
- 致谢词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军;李诚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理与调控[J];地理学报;2009年02期
2 张车伟,蔡f ;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5期
3 俞国琴;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J];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4 张平宇;新型工业化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对策[J];经济地理;2004年06期
5 张晓棠;陕西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水平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5年01期
6 李晓青;宋治涛;;国外服务业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论坛;2010年08期
7 陈柳钦;论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从产业结构转移与发展的视角来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5年01期
8 张秀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增长[J];人口学刊;2006年05期
9 李秀霞;刘春艳;;吉林省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关分析研究[J];人口学刊;2007年03期
10 干春晖,余典范;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本文编号:557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557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