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稳定人口模型与中国人口估计
本文关键词:广义稳定人口模型与中国人口估计
【摘要】:本文利用人口普查年龄分布数据和广义稳定人口模型,对1982~2010年中国四次人口普查间的生育和死亡水平进行估计。研究表明,1982~1990年、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普查间生育和死亡水平的估计值(除了1990~2000年的生育水平外)都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本文估计的1982~1990年和2000~2010年普查间平均出生率和出生人数略高于国家统计局的公布值,而估计的1990~2000年普查间的平均出生率和出生人数要明显低于国家统计局的公布值。本文估计的1982~1990年、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各普查间平均总和生育率分别为2.65、1.68和1.56。本文的研究表明,基于广义稳定人口模型的人口估计方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在人口估计或数据质量评估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和价值。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广义稳定人口模型 人口普查 生育率 死亡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老龄社会的人口学基础研究(71490731)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人口调控的分解研究(15SHA004)
【分类号】:C924.24
【正文快照】: 从“五普”到“六普”,对中国人口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的估计和判断都存在很大争议。尽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六普”漏登率大大低于“五普”漏登率,但是似乎并没有证据表明“六普”的数据质量要明显好于“五普”。一方面,“六普”的年龄结构和生育数据质量相比于“五普”并没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亚玲;对人口模型的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谢建文;张元标;王志伟;黎艺行;;基于宋健人口模型的老年化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3 沈建法;离散人口模型随机预测误差的估计[J];人口研究;1985年06期
4 何春;;马尔萨斯人口模型在广州市人口预测中的应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5 李新运,,张晓青,吴玉林;城市化人口模型的参数估计及应用实例[J];经济地理;1995年02期
6 乔晓春;对Г—分布生育模式的讨论[J];人口研究;1991年06期
7 黄润龙;中国女性死亡概率分布的模型研究[J];人口与经济;1995年03期
8 张立杰,高伟;人口模型及和硕县人口预测[J];新疆工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9 曾大洪;考虑年龄结构的女性模型[J];韶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10 曾大洪;考虑年龄结构的女性模型[J];韶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苏奇;陆启韶;;具有非线性出生率的时滞Lasota-Wazewska模型的稳定性分岔[A];第七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学术会议和第九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王义闹;殷文俊;;温州市人口的灰色Logistic模型[A];第16届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江南;基于浙江省的人口模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毕玉婷;带有阿利效应的随机人口模型的渐近行为[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77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877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