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镌刻在地球上的历史
本文关键词:地名:镌刻在地球上的历史
【摘要】:地名是在约定俗成的情况下逐渐形成的对某一地域的指称,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活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产物,是镌刻在地球上的历史。地名以语言文字为物质外壳,不仅囊括了语言、历史、地理、移民、社会心理等各方面的文化信息,还能为明确地域归属、维护国家主权提供佐证。将地名中渗透的语言、历史、移民、地理等科学内涵进行挖掘整理,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地名研究意义重大,地名应得到我们的尊重和保护。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研究教育中心;
【关键词】: 地名 历史 文化 语言 地理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周秦两汉楚方言词研究”(12BYY07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古楚方言词历时演变研究”(12YJA740065)
【分类号】:H13;K928.6
【正文快照】: 地名属于词汇系统中的专名,是个体地域的指称。早期的地名大都以交际为主体功能,侧重为日常交流中的称说提供便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地名逐渐被注入历史元素,它不仅是用于交际的语言符号,更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注脚。2007年,地名被联合国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军;廖莉莎;;东西方地名文化比较及翻译策略[J];中国地名;2010年09期
2 张璐;;从中美地名看语言和文化的关系[J];名作欣赏;2013年33期
3 宋长栋;岭南地名中所见语言的接触、浸润与交融[J];学术研究;2000年09期
4 吴罕砚;;宜昌地名文化语言学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5 范炎培;;常州地名语源探析[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侯友兰;绍兴地名语言符号特点及文化内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7 樊瑛;;奉化地名文化初探[J];现代交际;2014年02期
8 田踊,曾祥娟;英汉语言地名文化之异同[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何巍;;新疆地名中的地域文化浅析[J];西安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10 叶晓芬;杨正宏;;安顺城郊汉语方言地名解读[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艳萍;;浅析地名多音字的规范问题[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1期[C];2011年
2 刁永静;;海阳地名文化探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王珍;4省藏区行政自然村地名汉藏对照翻译基本完成[N];中国民族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忱忱;九江市地名的语言和文化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汪圆;宁夏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3 春霞;哲里木地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4 陶冉;长春市地名的社会语言学考察[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5 黄秋莲;越南河内地名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6 古再阿依·阿布都热合曼;汉维语言中的地名文化对比与分析[D];喀什师范学院;2013年
7 付文锋;曲靖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冯志涛;吉林省地名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泽玲;临汾地名的语言与文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杨小宁;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西安地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09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009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