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与为一——宋末道士郑思肖地理思想
本文关键词:相与为一——宋末道士郑思肖地理思想
【摘要】:宋末元初道士郑思肖的地理思想从内容上看,是关于堪舆、地表以及记载一些地方风土人情的思想或资料,其中堪舆思想最具特色,以"真阳生意"为核心,真阳为体,生意为用,体用不相离,"真阳生意"是天地人的命蒂,一切事物变化的根本,寻龙、察砂、点穴、观水、立向等问题都是围绕它展开的;从特点上看,是三教合一、人体与天地相统一、信仰与爱国情操相结合的地理观。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郑思肖 道教地理 堪舆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道教与中国传统天文历法互动关系研究”(13AZJ009)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2015XWD-S0101)
【分类号】:K90-09
【正文快照】: 道门认为,道士的修炼应法天象地,“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许多道术,如存思、雷法、内外丹术的实施都离不开地理,这就造就了许多道士精通地理之术。宋末元初诗人兼画家的道士郑思肖便是其中一位。学界对郑思肖的地理思想研究,目前尚可称为盲点。郑思肖(1241-1318),字思肖,号所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玲;乔永杰;张彦军;杨汉颖;张石娃;;关于黄河源头的界定[J];人民黄河;2009年01期
2 周运中;;《山海经》昆仑山位置新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02期
3 唐晓峰;两幅宋代“一行山河图”及僧一行的地理观念[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8年04期
4 董坚峰;;关于黄河河源问题[J];人民黄河;197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林;;相与为一——宋末道士郑思肖地理思想[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2 钱云;;宋代舆地图中对边界的表示及其含义[J];历史地理;2015年01期
3 拉毛吉;;昆仑研究中的语言、地望与文化问题——兼谈藏族的山水文化[J];青藏高原论坛;2015年02期
4 李进宁;;烛龙神话考论[J];中华文化论坛;2015年03期
5 刘军;;叱罗招男墓志与拓跋s耆胧翊礫J];史学史研究;2015年01期
6 王尚义;;汾河河源的新探讨[J];晋阳学刊;2014年01期
7 周运中;;《山海经·西山经》地理新释[J];古代文明;2012年01期
8 周运中;;《山海经·东山经》地理新释[J];古代文明;2011年03期
9 马永来;王玲;乔永杰;蒋秀华;吕光圻;;河湖普查若干问题的讨论[J];人民黄河;2011年05期
10 周运中;;《山海经·海经》西南部分考释[J];中国边疆民族研究;2010年00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吕建福;佛教世界观对中国古代地理中心观念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安京;休屠、昆仑与《山海经》[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01期
3 王守春;《山海经》与古代新疆历史地理相关问题的研究[J];西域研究;1997年03期
4 孙仲明;赵苇航;;从河源的划分依据试论黄河河源问题[J];人民黄河;1983年04期
5 董坚峰;;关于黄河河源问题[J];人民黄河;197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美;;史家意识与遗民心态——南宋遗民郑思肖及其《心史》[J];前沿;2013年06期
2 陈福康;;关于郑思肖的生日及其他[J];学术月刊;1983年09期
3 旭初;;“泪泉和墨写离骚”——南宋爱国画家郑思肖[J];北京工人;1999年04期
4 侯翠芸;;论郑思肖的“兼揽儒佛,语似禅机”[J];语文学刊;2006年12期
5 张焕玲;;郑思肖姓字寓意考[J];商洛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6 马强;;郑思肖与《心史》[J];读书;1982年02期
7 常发;郑思肖与印尼“八茶罐”[J];农业考古;1997年04期
8 杨f;;郑思肖挥墨写兰追《离骚》[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陈福康;关于郑思肖的著作与生平[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4年02期
10 易明;;郑思肖画兰:泪泉和墨写离骚[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福康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研究员;顾炎武与郑思肖《心史》[N];文汇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卓洪艳;郑思肖《心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54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054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