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项工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探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五项工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探究
【摘要】: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提出了素质教育"五项工程"。2012年国家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进行了重新调整,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万方科技学院根据学科特点及师资结构,决定重点建设人文地理与城乡专业,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抓住专业调整的机遇,此次修订尝试将素质教育"五项工程"纳入培养计划,以期适应当今社会对毕业生综合能力的要求。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培养计划
【分类号】:G642;K901-4;TU982-4
【正文快照】: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高校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要求。教育部对1998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1999年专业设置的规定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为配合上述调整,又制定了《普通高等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宋戈;袁兆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刘继生,丁四保;面向21世纪优化人文地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J];高等理科教育;2000年06期
3 赵映慧;袁兆华;王杜春;闫雷;;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13年04期
4 叶新才;黄远水;李洪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经济师;2007年08期
5 陈昆仑;李丹;王旭;;学科调整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机遇与发展[J];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06期
6 邹家红;袁开国;刘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7 谢双玉;刘大均;胡静;郑文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会玲;张炜平;张丽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2 邓琳;于嘉;车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与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1期
3 刘兴权,谢树春,赵玲,邹艳红;面向21世纪GIS专业课程体系及设置方案[J];地理信息世界;2003年04期
4 张守忠;王兰霞;;基于就业视角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10期
5 汤茂林;;中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评价与建设献议[J];地理科学;2007年06期
6 何东进;刘爱琴;吴承祯;赖日文;郑世群;巫丽芸;宋萍;;农林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赵小风;黄贤金;付重林;吴小根;陈美球;;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8年03期
8 徐丽华;岳文泽;朱恺军;宋照亮;;基于《城乡规划法》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8年05期
9 骆东奇;邱继勤;罗光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8年06期
10 陈兴鹏;焦文婷;张晓森;;从就业看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与优化——以兰州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兴权;谢树春;赵玲;;面向21世纪的GIS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设计与核心课程设置方案[A];首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u&奕;中学地理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叶松林;新课程背景下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学生人文地理素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方道;;《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2 刘会玲;张炜平;张丽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3 姚志强;胡文海;;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以池州学院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4 邓琳;于嘉;车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与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1期
5 尹忠东,朱清科,张岩,毕华兴;浅析教育模式对课程体系设置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6 董黎明,陶志红;中国的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回顾与展望[J];城市规划;2000年03期
7 冯纪忠;;中国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的诞生[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6期
8 周江评;邱少俊;;近年来我国城市规划教育的发展和不足[J];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04期
9 宋戈;袁兆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吴云清;张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城乡规划工作成果显赫[J];城乡建设;2002年11期
2 唐凯;加强城乡规划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前提和保障[J];规划师;2003年S1期
3 ;建设部城乡规划司2005年工作要点[J];城市规划通讯;2005年06期
4 ;曾培炎致信全国建设工作会议 希望进一步搞好城乡规划 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J];城市规划通讯;2005年24期
5 宁国用;;城乡规划法宣贯会在南宁召开[J];广西城镇建设;2008年02期
6 ;陕西县域城镇及乡镇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力度将加大[J];城市规划通讯;2009年02期
7 ;四川省:立法强化城乡规划违规问责[J];城乡建设;2009年05期
8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启动第五批城乡规划督察员遴选工作[J];城市规划通讯;2010年08期
9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启动第六批城乡规划督察员遴选工作[J];城市规划通讯;2011年08期
10 ;吉林省召开城乡规划工作会议[J];城市规划通讯;2000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城乡规划督察对策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应巧艳;王波;;城乡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倩;;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立法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盛洁;;基于原理透明和关系管理的城乡规划地方技术规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马炳坚;;城乡规划建设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传统风貌问题——从我国的城乡规划原则谈起[A];第三届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与古建筑工艺技术学术研讨会暨西安曲江建筑文化传承经典案例推介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树声;;城乡规划中历史环境营造智慧的保护与继承[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7 汤春峰;朱杰;仇海囡;;体制创新背景下的城乡规划一体化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芳;易峥;钱紫华;;城乡统筹理念下的中国城乡规划编制改革——探索、实践与启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超荣;万艳华;屠李;;公共政策导向下的规划评审制度改革[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飞;;城乡规划的法律性质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忠兴;利津县完善城乡规划[N];东营日报;2008年
2 记者 柯善北 邹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城乡规划督察员座谈会[N];中国建设报;2009年
3 本报评论员;着力发挥城乡规划的引导和保障作用[N];中国建设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兆汝;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调控作用[N];中国建设报;2010年
5 记者 刘金英;我市召开城乡规划专家顾问委员会会议[N];长白山日报;2010年
6 记者 姜海晶;明确规划部门负责批后监管[N];佳木斯日报;2010年
7 新沂市规划局局长 孙咸波;奋力开创城乡规划工作新局面[N];江苏经济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刘常俭;让城乡规划更科学更刚性[N];河北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常春晖;佳木斯城乡规划局 “痕迹管理”规范行政权力[N];黑龙江日报;2011年
10 ;湖北省城乡规划条例[N];湖北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文承;城乡规划知识管理与协同工作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2 邢翔;城乡规划权的宪规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3 王宁;城乡规划建设的监督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杨良坤;土地集约利用的规划方法与途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高中岗;中国城市规划制度及其创新[D];同济大学;2007年
6 许剑峰;空间与政策的规划协同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许剑峰;基于政策法规体系下的城市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高惠君;城市规划空间数据的多尺度处理与表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9 赵宁;土地利用规划权力正当性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10 王英姿;“源”文化影响下潮汕小城镇空间集约规划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锋;中外城乡规划基本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2 董家齐;公共管理视角下城乡规划实施“执行阻滞”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赵婷婷;论城乡规划变更[D];郑州大学;2011年
4 杨君杰;城乡规划地方立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5 吴立刚;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建设和实施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6 孔祥东;公众参与城乡规划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熊思博;城乡规划的知识产权保护[D];湖南大学;2011年
8 王波;台州市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实践和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戎益升;试论城乡规划信息服务体系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3年
10 刘鸿;论我国地方城乡规划制定法规的完善[D];安徽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60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060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