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回族文化变迁、整合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2 04:06

  本文关键词:回族文化变迁、整合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洛阳回族 文化变迁 文化整合 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摘要】:洛阳是回族形成最早的地方之一,以伊斯兰文化为核心的回族文化在长期的交流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迁、整合,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变迁、整合不仅关系到一个民族文化的保持和延续,还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稳定和政府民族政策的制定,对一个地区现实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以回族聚集的洛阳市(?)河回族区位主要研究区域,用文化地理学中文化变迁和整合的概念,结合文献法、田野调查法、定性定量分析法,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两个大的方面入手,着重分析了饮食、建筑、语言、艺术方面的文化变迁和整合,并总结出文化整合的机制,最后结合整合文化现状提出相关建议。(1)饮食文化清真水席作为洛阳水席的一个分支,在形制、风味、盛菜器皿、烹饪手法上都整合了汉族水席,但目前清真水席知名度低,也未受到过多重视,发展缓慢。建议:首先,应该重视并保护这一饮食文化,在水席文化中加入对清真水席这一分支的深入研究;其次,加强对清真水席这一支的宣传,选出具代表性的清真水席饭店,让更多人了解并去尝试清真水席;再次“以汤为媒”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团结事业。(2)建筑文化清真寺建筑风格不断的从中国式的古典建筑中抽离,越来越凸显伊斯兰建筑特色;整体布局上多为整体布局南北向,礼拜殿布局东西向;装饰上借鉴的汉族门匾、楹联文化;民居类建筑越来越失去清真寺指向性,向整齐有序方向发展。建议:首先,在政策上继续坚持宗教信仰自由,建筑风格上充分尊重回民的意愿;其次,对楹联的装饰内容多提建议,使之更符合民族团结和进步的主题;再次,清真寺建筑整修中民间财力不及时,政府要适当的予帮助。最后,在回民区的改造过程中要认真研究传统回民住房的布局、建筑特色等并加以运用,适当的调整房屋布局,发挥在传统回民区里清真寺的指向性作用。(3)语言文化作为宗教用语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对地名景观的影响几乎为零,洛阳方言是目前最主要的交流语言。建议:首先从政府层面来说,对于正当开展经堂教育,应予以保护;其次,清真寺的阿訇和教长应肩负起传播伊斯兰文化知识的责任;最后,回族民众应当提高文化自觉性,主动学习伊斯兰教经典和阿拉伯文字。(4)书画艺术回族的书法艺术创作风格、表现形式、书写工具上都整合了汉族书法艺术,牡丹也成为绘画创作的主要题材,但目前从事书画艺术创作的多为阿訇、教长,且作品与地方书画艺术交流较少。建议:首先,加强书画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对阿拉伯文的书写;其次,举办书画展时设立回族书画专区,加强书画的多向交流;最后,政府鼓励支持少数民族书画创作。
【关键词】:洛阳回族 文化变迁 文化整合 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901.6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5
  • 第一章 绪论15-24
  • 1.1 研究背景15-16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6
  • 1.3 相关研究进展16-20
  • 1.3.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16-17
  • 1.3.2 地理学相关研究进展17-18
  • 1.3.3 地理学在回族研究中的进展18-20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20-22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22-24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24-30
  • 2.1 研究区域概况24-25
  • 2.2 渡河回族区的地理环境分析25-26
  • 2.3 回族族源问题26-27
  • 2.4 回族人口状况27-30
  • 第三章 物质文化的变迁和整合30-50
  • 3.1 饮食文化整合30-38
  • 3.1.1 水席产生的缘由及清真水席30
  • 3.1.2 清真水席文化整合的特性30-33
  • 3.1.3 清真水席文化整合因素分析33-38
  • 3.2 清真寺建筑文化的变迁38-45
  • 3.2.1 清真寺社会经济地位的变迁38-40
  • 3.2.2 清真寺建筑布局40-41
  • 3.2.3 清真寺建筑风格的变迁41-44
  • 3.2.4 清真寺楹联装饰文化的整合44-45
  • 3.3 回族民居文化的变迁45-50
  • 3.3.1 民居建筑布局的变迁45-47
  • 3.3.2 民居装饰文化的整合47-50
  • 第四章 精神文化的变迁和整合50-57
  • 4.1 语言文化的变迁50-52
  • 4.2 地名文化景观的特点52-54
  • 4.3 书画艺术的整合变迁54-57
  • 4.3.1 书法艺术的文化整合54-55
  • 4.3.2 绘画艺术内容的变迁55-57
  • 第五章 文化变迁、整合机制57-66
  • 5.1 地理环境的决定性作用57
  • 5.2 遵循宗教性原则57-59
  • 5.3 社会经济和民族交流的推动59-62
  • 5.4 教育方式的改变62-64
  • 5.5 政策及制度的有效保障64-66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6-70
  • 6.1 主要结论及相关建议66-69
  • 6.2 展望69-70
  • 参考文献70-73
  • 致谢73-74
  • 调查问卷74-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胡云生;;明清时期河南回族分布格局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3期

2 依马木吾山·阿布拉;王小凡;;清真寺建筑的地域特色解读与比较——分析新疆清真寺与内地清真寺[J];华中建筑;2009年10期

3 马寿荣;都市回族社区的文化变迁——以昆明市顺城街回族社区为例[J];回族研究;2003年04期

4 白崇人;伊斯兰文化是回族文化的内核[J];回族研究;1994年04期

5 马宗保;试析回族的空间分布及回汉民族居住格局[J];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6 马海云,周传斌;伊斯兰教在西北苏非社区复兴说质疑──对宁夏纳家户村的再认识[J];民族研究;2001年05期

7 马燕;;历史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与河湟地区回族的变迁[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冶芸;;沿海城市回族穆斯林社区的分化与整合——秦皇岛市清真街社区的考察[J];中国穆斯林;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10766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0766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7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