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无锡古运河文明的展示与利用

发布时间:2017-12-24 22:37

  本文关键词:无锡古运河文明的展示与利用 出处:《江南论坛》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古运河文化 文明成果 运河区域 无锡地区 文化与文明 京杭大运河 农田灌溉 无锡市 基础研究 京杭运河


【摘要】:正无锡古运河与京杭大运河是密切不可分的,京杭大运河无锡段,它西起五牧口直湖港与常州交接,东至五七桥与苏州相连,是无锡市水运的主骨架航道,也是国家水运主通道京杭运河货流量最大的航段之一,对上下游的安徽、江苏、山东、上海、浙江等省市的航运有较大影响,同时还具有农田灌溉、工业及城市
【作者单位】: 中共无锡市委党校;
【分类号】:K928.4
【正文快照】: 无锡古运河与京杭大运河是密切不可分的,京杭大运河无锡段,它西起五牧口直湖港与常州交接,东至五七桥与苏州相连,是无锡市水运的主骨架航道,也是国家水运主通道京杭运河货流量最大的航段之一,对上下游的安徽、江苏、山东、上海、浙江等省市的航运有较大影响,同时还具有农田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吉玲;论近代企业在运河区域的创办及其社会影响[J];济南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2 ;文明·读者[J];文明;2008年06期

3 周宏学,盛秀英;对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辩证思考[J];学术交流;1997年06期

4 张弘,张为民;谈明代运河区域地方志的纂修[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崔建利;;运河区域社会史研究的新探索——读《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 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J];太湖;2010年03期

7 林吉玲;明代运河区域的书院教育[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灿烂的文明在哪儿?[J];中国社会导刊;2000年10期

9 吴欣;;《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评介[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7年11期

10 蒋明宏;;地域视角:运河流域社会变迁研究新探索——读《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J];东岳论丛;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英武;;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学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2 高凌;陶来利;;城市老城区的规划与更新——以无锡古运河周边地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盛水;;出国留学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A];第四届“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老教授事业贡献奖”颁奖暨老教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吉宁;;化学——亲近生活、美化生活[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与社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孙济中;;浅谈家庭美育的实施方法[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6 何天明;;论草原文明与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建军;;我国当前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李春德;;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建设和谐社会[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天曦;;庄子美育思想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周志湘;;1897-1914年“青岛地政”综述及启示[A];中国土地科学二十年——庆祝中国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朱尊;古运河无锡段成千古绝版[N];华东旅游报;2006年

2 记者 陆元钢;无锡成古运河申遗领军城市[N];无锡日报;2006年

3 邹平 丁鹤林;古运河申遗路漫漫但充满希望[N];扬州日报;2006年

4 扬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 王虎华;重视运河文化的研究与弘扬[N];中国水利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郭义富;扬州城与运河同生共长[N];扬州日报;2006年

6 王虎华;千秋风韵古运河[N];扬州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刘一丁 实习生 高云 报道组 吴桂潮;古运河孕育时尚文化[N];浙江日报;2005年

8 ;大运河,在历史与现实中传承文明[N];新华日报;2007年

9 记者 赵伟邋通讯员 钟仁;让农民分享文明成果[N];中山日报;2007年

10 张骁鸾;让全人类共享中医药文明成果[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鲍雪松;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积淀论[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 薛勇民;环境伦理学的后现代诠释[D];山西大学;2004年

3 任宗理;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法制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攀;镇江古运河中段景观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2 蒋维薇;常州古运河滨水区的文化景观表达[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曲丰霞;邓小平利用、借鉴资本主义的思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杜刚;古代社会大国的兴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姜敏;邓小平“外来文化观”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6 荆琦;无锡古运河公共雕塑调查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刘祖勤;英汉借词的不对称性[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薛晓芳;在重大历史转折时刻对邓小平的几个理论问题的谈说[D];河南大学;2006年

9 刘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及其创新[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10 房莉;高中历史新课程下世界意识教育之新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302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3302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4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