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山地科学的重点问题与学科框架

发布时间:2018-03-25 19:48

  本文选题:山地属性 切入点:山地科学 出处:《山地学报》2012年06期


【摘要】:现代社会面临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山区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后备地将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山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山地灾害防治以及山区国土整治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需要科学的指引。从山地的概念和属性入手,论述了山地科学在地理科学中的地位,讨论了山地科学与山地学的联系与区别,构画了山地科学的学科框架,提出山地科学近期应关注的5个重点领域:1.山地环境演变过程与作用机理;2.山地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3.山区城乡关联发展模式;4.山地自然灾害形成机理与减灾途经;5.数字山地与虚拟现实技术。加强山地基础科学问题和分支学科的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地理科学,并为山区资源和环境的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Abstract]:The modern society is facing the serious challenge of the global 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problems. As the strategic reserv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e mountain area will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utilization of mountain resource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mountain disaster prevention, mountain land management and so on, need scientific guida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atus of mountain science in geography science from the view of the concept and attribute of mountain area. The relationship and difference between mountain science and mountain science are discussed, and the disciplinary framework of mountain science is constructed. The paper puts forward five key areas that should be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in the near future of mountain science: 1. The evolution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mountain environment 2.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untain natu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4.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mountain natural disasters and the reduction of mountain natural disasters. Digital Mountain and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of basic problems and branches of Mountain Science, It will further enrich and develop geographical science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mountai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3-08)~~
【分类号】:K9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程鸿;我国山地资源的开发[J];山地学报;1983年02期

2 赵松乔;我国山地环境的自然特点及开发利用[J];山地学报;1983年03期

3 马蔼乃;钱学森论地理科学[J];中国工程科学;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马蔼乃,邬伦,陈秀万,程承旗,毛善军;论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1期

2 周立三,佘之祥;中国农业地理和土地利用的近期研究[J];地理学报;1990年02期

3 刘闯;陕西秦岭西段土地类型结构与综合自然区划[J];地理研究;1986年02期

4 余大富;山地土壤开发刍议[J];山地学报;1985年01期

5 钟祥浩;20年来我国山地研究回顾与新世纪展望——纪念《山地学报》(原《山地研究》)创刊20周年[J];山地学报;2002年06期

6 王爱民,刘宇;祁连山东段北坡农业景观带人地交互作用[J];山地学报;2002年06期

7 陈百明;加强山地科学研究,促进山区资源、综合开发与经济发展[J];资源科学;199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蔼乃;;地物的成像光谱特征研究[A];成像光谱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章红宝;钱学森开放复杂巨系统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宝祥;生态文化与山地旅游宾馆设计[D];重庆大学;2007年

2 刘石磊;风景旅游区度假酒店设计的地域性表达[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蔼乃;遥感信息模型与地理数学[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2 马蔼乃;航天信息与地理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及其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3 赵松乔;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一个新方案[J];地理学报;1983年01期

4 程鸿;我国山地资源的开发[J];山地学报;1983年02期

5 赵松乔;我国山地环境的自然特点及开发利用[J];山地学报;1983年03期

6 丁锡祉,郑远昌;初论山地学[J];山地学报;1986年03期

7 钟祥浩;山地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山地环境学[J];山地学报;1998年02期

8 钟祥浩;;山地环境研究发展趋势与前沿领域[J];山地学报;2006年05期

9 周万村;江晓波;;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轨迹与数字山地构建[J];山地学报;2006年05期

10 丁锡祉,,郑远昌;再论山地学[J];山地学报;1996年02期



本文编号:16645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6645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1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