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释“洞庭”及其相关问题

发布时间:2018-05-09 13:49

  本文选题:洞庭 + 东陵 ; 参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03期


【摘要】:唐宋以来,"洞庭"一词的含义一直被解释为"洞府之庭"。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洞庭一名的语源很可能来自古百越民族语言,为红色平地之意;《尚书.禹贡》导江章中的"东陵"一名,很可能同样源于古越语,为"洞庭"的汉字异记。秦洞庭郡的治所应该在索县,也就是后来西汉武陵郡的治所,当今湖南省常德市东北韩公渡镇城址村。刘宋以来,有学者指太湖为洞庭湖别名,当是在道教思想的影响下附会出来的说法。本文为正确认识上古时代湖南洞庭地区的自然地理面貌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Abstract]:Since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 meaning of "Dongting" has been interpreted as "Dongfu court". This perception is wrong. The etymology of Dongting is probably from the ancient Baiyue nationality, which means the red flat land. Yugong > "Dongling" in Daojiang Zhang, probably also originated from the ancient Yue language, for Dongting Chinese characters. The governance of Qin Dongting County should be in Sow County, that is, that of Wuling County in the West Han Dynasty, which is now located in Hangduzhen, northeast of Changde City, Hunan Province. Since Liu Song Dynasty, some scholars have called Taihu Lake an alias of Dongting Lake. This paper provides a new angle of thinking for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al geography of Dongting area of Hunan in ancient times.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8BAJ08B18)
【分类号】:K92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第藩,杨世倬,刘中庆,梅震亚;长江下游三大淡水湖的湖泊地质及其形成与发展[J];海洋与湖沼;1965年04期

2 周宏伟;传世文献中没有记载过洞庭郡吗?[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3 张春龙,龙京沙;湘西里耶秦代简牍选释[J];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立舟;“宋学”风貌的全新展示——评《中国学术史·宋元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杨宗兵;里耶秦简县“守”、“丞”、“守丞”同义说[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3 黄海烈;;里耶秦简与秦地方官制[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4 易宁,易平;“司马谈作史”说质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吴根耀;湘鄂赣皖交界区的湖盆演化及其控制因素[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7年03期

6 张生,朱诚,于世永,戴东升;南沙套二元相结构的发现及其意义[J];地理科学;2002年01期

7 濮静娟,王长耀;利用卫星遥感资料研究河口三角洲、湖泊的动态[J];地理学报;1979年01期

8 施成熙;湖泊科学研究三十年与展望[J];地理学报;1979年03期

9 朱诚;对庐山东麓第四纪沉积物物源及新构造运动的新认识[J];地理学报;1995年01期

10 李长安;张玉芬;皮建高;莫多闻;张国良;;洞庭湖古湖滨砾石层的发现及意义[J];第四纪研究;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卫星;;秦简赀甲形态认识[A];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旭荣;“中华第一井”遗址工程勘察技术与渗流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2 陶磊;《淮南子·天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锷;《礼记》成书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刚;学与政[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邓宏兵;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守雪;心的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道德;洞庭湖区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重引入的研究—历史、实践、可行性[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10 曹建国;出土文献与先秦《诗》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超;简牍中所见秦汉损害赔偿法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王兆云;屈原赋秦代流传空间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孔德立;郭店儒简与子思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4 覃幼莲;母语对广西壮族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干扰及其对策[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正霞;《五十二病方》构词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孙海辉;孔子与老子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磊;《大戴礼记》“曾子十篇”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文波;广西壮语区地名与壮汉语言接触、文化交融初探[D];广西大学;2004年

9 钟文荣;试论张家山汉简中对官文书违法行为的处罚[D];吉林大学;2004年

10 钟炜;里耶秦简牍所见历史地理及相关问题[D];武汉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玉昌;湖南衡山的地文[J];地理学报;1950年02期

2 任美锷,杨戍;湘江流域的某些地貌和第四纪地质问题[J];地理学报;1957年04期

3 陈吉余 ,虞志英 ,恽才兴;长江三角洲的地貌发育[J];地理学报;1959年03期

4 李文漪;湖南洞庭层泥炭的孢粉分析及其地质时代和古地理问题[J];地理学报;1962年01期

5 马廷英;;亚洲第四纪中叶气候变迁与冰川的原因[J];地质论评;1941年Z2期

6 熊毅;;江西更新统粘土之性质及其生成[J];地质论评;1944年Z1期

7 景才瑞;;天目山第四纪冰川遗迹初步研究[J];地质论评;1959年06期

8 熊毅;;由更新统沉积物的胶体矿物分析试验第四纪气候[J];地质学报;1952年Z1期

9 孙鼐;;苏州的两期花岗岩及其自变质作用[J];地质学报;1958年03期

10 孙殿卿;iJ怀仁;;大冰期时期中国的冰川恴迹[J];地质学报;1961年Z1期



本文编号:1866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866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c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