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视角下的专业镇
本文选题:主导产业 + 专业镇 ; 参考:《热带地理》2008年02期
【摘要】:专业镇是构建主导产业群体系的建制镇,是一个最基层的行政区域。主导产业群体系是产业集群等产业组织的高级形式,是专业镇成为乡镇和中心镇高级形态的根本体现。专业镇实施产业经济、地域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和谐社会等建设协调发展,使它有别于各种产业园区的发展。镇域"根植性"和"集群文化"是主导产业发展的重要人文因素。镇政府在培育主导产业、根植性、集群文化三者互动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专业镇发展是镇政府执政治理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
[Abstract]:Professional town is the construction of leading industrial cluster system, is the most basic administrative region. The leading industrial cluster system is the advanced form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such as industrial cluster and the basic embodiment of the specialized town becoming the advanced form of township and central town. The specialized town implement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economy, regional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armonious society, which makes it differen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industrial parks. Town-area "rooted" and "cluster culture" are important humanistic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leading industries. The township govern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the leading industry, the roots and the interaction of the cluster culture. Professional town development is the comprehensive embodiment of the administrative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township government.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
【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3C3404)
【分类号】:K9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石忆邵;专业镇:中国小城镇发展的特色之路[J];城市规划;2003年07期
2 傅允生;专业化产业区建设的市场化取向与政策选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宗敏;姚萍;;小城镇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思路探讨——以陕西岐山凤鸣镇民俗游开发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2 魏长晶;王振伟;李江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的几个问题及新形势下的战略趋向[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9期
3 郭凯峰;陈琳;;宿迁市经济与环境互动发展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4 夏玢;黄成林;;黄梅戏文化区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焦士兴;王安周;;河南省2003年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武燕玲;安阳旅游景区管理探析[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赵建吉;;试论人文地理学中的分析与综合[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8 史晋川;战明华;;聚集效应、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城市增长机制的重构——转轨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新古典模型的拓展[J];财经研究;2006年01期
9 刘中起;张伊娜;;长三角地区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基于经济的空间扩散与交通轴的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6年01期
10 阎小培,方远平;全球化时代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模式探新——以广东省阳江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尹占娥;王建梅;;基于GIS的上海银行网点及区位研究[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2 余国扬;;人文地理学视角下的专业镇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叶可央;;消费行为与商业中心用地构成的相关性研究——以上海五角场地区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欣荣;鄱阳湖区开发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2 黄承锋;运输通道合理运行及经济聚集作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3 苗连山;大连市城市生态系统及其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但承龙;可持继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5 朱健梅;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6 韩勇;物流园区系统规划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7 张方;上海投融资的产业调控与区域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彭泽润;衡山南岳方言的地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段显明;鄱阳湖区林业建设的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10 谢守红;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的形成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英;小城镇产业集群发展中“地方性”力量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春歧;转型时期农村城镇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3 王敬华;小城镇生态规划理论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4 朱鸿国;公路主枢纽干线客运系统区域划分及其客运主干线布局规划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5 方远平;多元文化空间冲突与融合的理论分析与区域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龙祖坤;数字化时代的城市网络[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徐海燕;西部大开发中的城市化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8 刘文秀;长春市城市景观地域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管卫华;江苏省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晨阳;云南乡村区域中心发展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石忆邵,朱红燕;市场群落、企业群落与城镇网络──兼论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联动发展模式[J];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02期
2 石忆邵;中国市场群落发展机制[J];地理学报;2002年03期
3 李军杰,钟君;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基于公共选择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4期
4 石忆邵,顾萌菁;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市化共生模式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10期
5 陈志昂,缪仁炳;从比较公司治理结构看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J];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05期
6 蔡宁,杨闩柱;基于企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梁劲梅;谋划科技发展新思路[N];广东科技报;2008年
,本文编号:2042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042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