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至汉初的鄱君与鄱县、鄱阳县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oyang County and Poyang County, which are found in unearthed and handed down docum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thinks that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State of Chu had a Pocjun and a Poyang County in the ancient land of Pofan, and established Poyang County in this area after the unification of Qin Dynasty. After the rise of the struggle against the Qin Dynasty, Poyang County was still set up in Poyang County after the rise of the struggle against the Qin Dynasty, in which Poyang County was still set up in Poyang County. Its migration to the east of Poyang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Through the microscopic study of Pocdi, the paper outlines an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grass-roots loc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o the early Han Dynasty.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出土文献与楚国政治地理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C770093) 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楚国郡县制研究”(项目编号:112275965)
【分类号】:K928.6;K231;K23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琳仪;新蔡竹简选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刘刚;宋玉赋——《高唐》、《神女》二三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刘刚;宋玉年世行迹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朱丽霞,罗时进;松江宋氏家族与几社之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贾海生;;祷疾仪式的主要仪节[J];北方论丛;2006年04期
6 陆林;金圣叹与吴江沈氏交游探微[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李家浩;包山遣册考释(四篇)[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05期
8 李若晖;郭店竹书《老子》研究述论[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02期
9 段珂;《诗经》中秦风独特风格的形成原因[J];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06期
10 王昊;;由《辽史·地理志》看辽代地名命名方式及其特点[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宏岐;;“宝鸡”名称的几个问题[A];“宝鸡建城历史与得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华;;说“举祷”——兼论楚人贞祷的时间频率[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3 刘刚;;宋玉年世行迹考[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4 赵馥洁;;论全祖望的关学观[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黄爱平;;略论全祖望对黄宗羲学行的表彰与传承[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陈宝良;;明初心学钩沉[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令远;徐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2 朱海燕;明清易代与话本小说的变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张文利;理禅融会与宋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韩同兰;战国楚文字用字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朝亮;李绂与《陆子学谱》[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邹芙都;楚系铭文综合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李强;庆历士风与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文安;周秦两汉神仙信仰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10 程鹏万;简牍帛书格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铁峰;秦国富强及东并六国之地理环境条件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丁致中;《史记》《汉书》校读札记[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永吉;《史记》纪表校勘[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周茂江;西陲文化院(1937—1945)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5 朱志娟;青铜文化考[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甘大明;曾国之谜再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陶亮;楚国君位继承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常怀颖;龙山时期至二里头早期的社会复杂化进程初探[D];四川大学;2005年
9 刘俊虎;西汉诸帝巡幸与社会政治[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尹弘兵;江陵地区战国晚期至秦代墓葬初探[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325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132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