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西南夷”地名考释二则

发布时间:2018-07-22 11:18
【摘要】:汉代之前的"夜郎国"是一个部落联盟体,其名称的由来和含义说法不一,其居民有越人、濮人和僚人,统治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贵州西部、北部,云南东北、东南部,以及与之相邻的川南和广西。rBrA原为夜郎部落联盟中一个较大的部落———且兰,其名称和行船有关,其居民仍多是濮、越、僚,武帝时在夜郎国的基础上建立了rBrA郡。
[Abstract]:Before the Han Dynasty, the "country of Yilang" was a tribal alliance whose name had different origins and meanings. Its inhabitants included Yue people, Pu people and staff members, and its ruling scope was roughly the same as that of today's western, northern, northeast, and southeastern Guizhou. As well as the neighboring southern Sichuan and Guangxi. RBrA was originally a larger tribe in the Yilang Tribal Alliance. Its name is related to the boat, and its residents are still mostly Pu, Yue, Yu, Wu Di when the establishment of rBrA county on the basis of the Nightiro country.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92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方国瑜;汉rBrA郡地理考释[J];贵州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2 李锦芳,阿炳;“夜郎”语源语义考[J];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01期

3 覃晓航;“夜郎”语源新探[J];广西民族研究;1994年03期

4 ;贵州兴义、兴仁汉墓[J];文物;1979年05期

5 刘绍历 ,张英志;漫话夜郎[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3 王承丹;徐文蕾;;试论蒲松龄笔下的三国人物[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4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5 张晓英;;“钱刀”与《白头吟》创作时代蠡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6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7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8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9 朱秀敏;;浅论扬雄散文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10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张虹;;“五脏相音”理论在耳鸣诊治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7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8 佟健华;;算学宗师赵爽的数学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雷丹;中国佛教与道教人生哲学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范云峰;先秦时期青铜铸造标准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壮强;;夜郎古国在花溪[J];贵阳文史;2000年03期

2 范同寿;;换个角度看“夜郎自大”[J];当代贵州;2008年12期

3 宝耿;;“自大”非源于“夜郎”[J];学术月刊;1980年02期

4 萧易;;夜郎故国寻踪探迹[J];科学大观园;2009年10期

5 李振忠;;古夜郎湮灭了,“新夜郎”能走多远?[J];今日科苑;2010年21期

6 胡克敏;;唐朝黔中地区的三个夜郎县[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7 吴又无;沉没的世界[J];散文诗;2004年10期

8 廖楚强;;扑朔迷离话“夜郎”[J];炎黄纵横;2007年04期

9 朱韬;;从地名之争到乌有之乡[J];文化月刊;2011年03期

10 王海平;;关于夜郎考古的几个问题[J];贵州文史丛刊;198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玉隆;田泽;;夜郎国史研究[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张明;;试论夜郎国的建立[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汉夜郎国都邑探幽[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覃雨甘;;我看夜郎国问题[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叶华;;从地名探索汉夜郎国的主体民族[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刘作颖;叶正乾;;汉夜郎国都邑考——兼“夏都”探索[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方慧;;夜郎国法制初探[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8 刘友竹;;李白长流夜郎放还问题研究综述[A];中国李白研究(2000年集)[C];2000年

9 梁太鹤;;夜郎竹崇拜问题[A];2005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5年

10 陈朝科;;布依族与夜郎国[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柳文坤;寻觅夜郎国古教[N];贵州民族报;2005年

2 媒体工作者 张天潘;强行自封“夜郎”,投资伪文化亦酿风险[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见习记者 陈思维;夜郎之争:自大还是强大[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4 文化学者 吴祚来;忍看夜郎也“复国”[N];东方早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简彪 本报驻湖南记者 文述 通讯员 张玲;重建夜郎国,新晃县领导这样表述[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婧姝;引爆又一次“夜郎”论战[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本报驻湖南记者 高慧;湖南新晃:重建“夜郎”文化[N];中国旅游报;2010年

8 唐彬;“夜郎”之争,争的是什么?[N];东莞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小梅;夜郎古国面向大地的寻找[N];贵州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易霖;黔湘 “夜郎”归属再掀“争议战”[N];贵州民族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领;新晃夜郎古国文化旅游开发战略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372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1372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6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