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究
[Abstract]:The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for geography science majors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 and an important basis and guarante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at present, according to the strong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cipline and specialty, from four aspects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goal level system, the content and the process system, the technical method system,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etc. To construc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geography science specialty and improve the practice teaching quality of geography science specialty.
【作者单位】: 集宁师范学院政史系;
【分类号】:G652.4;K9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楠;许振文;;高师地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问题及对策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赵敬民;彭淑贞;杨炯;;地理科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优化研究[J];高教论坛;2011年02期
3 刘富刚;张晶;;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课程群构建思考[J];黑河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董玉祥;英国高校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特征及意义[J];经济地理;2000年05期
5 蔡运龙;;我国高校地理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J];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10期
6 周晓芳;;地理科学类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中国林业教育;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春雨,陆林;高等师范院校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张理华;周葆华;;人文地理学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初论——兼谈黄梅戏形式文化区实践教学设计[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杨载田;21世纪高师地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孔云峰;秦耀辰;乔家君;秦奋;;高校地理学科空间分析课程设置研究[J];测绘科学;2007年03期
5 孟万忠;刘晓峰;马义娟;;加强地图在高校地理实践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查小春;;高校地理科学创新实验班课程结构优化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2年02期
7 王爱辉;孙玉华;李晓娜;;高中地理新课改背景下的高师人文地理教学改革[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张淑花;;生物地理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9 任建兰;程钰;刘雷;张晓青;;关于高校地理专业实践能力的几点思考[J];地理教学;2012年20期
10 吴世刚;齐伟;宋莹;;基于工作过程的服装生产与管理课程群的设计与实践[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唐敏;高中课程改革新背景下的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地理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对策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蔡佳丽;江苏省工商管理本科教学体系调研与创新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秉维;地理学一些最主要的趋势[J];地理学报;1960年03期
2 赵松乔,陈传康,牛文元;近三十年来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进展[J];地理学报;1979年03期
3 史培军,宋长青,葛道凯,傅伯杰,王民,刘宝元,王仰麟;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J];地理学报;2003年01期
4 蔡运龙,陆大道,周一星,王缉慈,秦其明,李有利,柴彦威,张镱锂,刘卫东,王劲峰,宋长青,冷疏影,王民;地理科学的中国进展与国际趋势[J];地理学报;2004年06期
5 冷疏影,宋长青;中国地理学面临的挑战与发展[J];地理学报;2005年04期
6 杨勤业;郑度;吴绍洪;葛全胜;;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综合自然地理研究进展[J];地理研究;2005年06期
7 蔡运龙;;当代自然地理学态势[J];地理研究;2010年01期
8 陆大道,蔡运龙;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地理学:方向正在变化的科学[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4期
9 郑度,陈述彭;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5期
10 翟金良,冯仁国;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领域知识创新工作进展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一文;;论地理科学的博雅二重性[J];内江科技;2007年01期
2 覃成林;地理科学研究结构探讨[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4期
3 王向东;试论地理科学的基本价值[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4 董玉芝,张三焕;地理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关系探究[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5 王占利;;论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青春岁月;2012年14期
6 周尚哲,李吉均,王恩涌;地理科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若干问题[J];高等理科教育;2000年03期
7 周旗;建立可持续的地理科学S课程体系结构初探[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Z1期
8 莫大同;关于地理科学学科归类问题的分析——兼谈一些地理系改名问题[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9 周葆华;郭永昌;;基于能力培养的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地理科学”本科专业简介[J];池州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俊;和瑞芳;;现代科学分类中的地理科学与学科发展[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2 孙广友;;地理科学要锐意革新——大力强化工程技术层次将其改造为软硬兼备的现代大学科体系[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李晴;;地理科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廖金凤;;地理科学专业的发展方向[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陈述彭;;地理科学的信息化与现代化[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白光润;;21世纪中国地理科学发展方略探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晴;;地理科学(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孙俊;;学科的地理科学:地理学发展的战略方向[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曾克峰;张志;;庐山综合地理实践基地建设的理念创新[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10 张_";陈烈;;论地理科学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传喜;武大地理科学基地成为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N];中国测绘报;2008年
2 ;领略地理科学的魅力[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张平;地理科学新观念[N];中华读书报;2001年
4 太原旅游学校史地组 杨玉芳;地理科学的机遇与发展[N];山西科技报;2003年
5 姜坤;创建信息时代的地理科学[N];中华读书报;2000年
6 王建敏;辽宁工大成立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N];中国测绘报;2006年
7 洪傲;地理科学:充满机遇和发展潜力的学科[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阮凌曦;农业不能忽视地理科学[N];农民日报;2008年
9 记者 薛冬;中科院地理资源科学创新基地揭牌[N];光明日报;2000年
10 记者 杨健;中科院崛起地理与资源创新基地[N];人民日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高飞虎;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现状及改善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爽;地球科学数据网格及其对地理科学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3年
3 叶松林;新课程背景下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学生人文地理素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谢北川;风水民俗的地理科学性探讨[D];西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662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266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