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地理科学专业“模块式、层次化”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8-10-16 20:57
【摘要】:地理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比较重要的部分。综合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将地理实践教学分为四个模块。即:地理形成过程、地理相关技术、地理应用方向、地理教育;按着难易程度将其分为:基础实验、综合试验、创新实验三个层次。从而培养培养更多地理基础知识丰富,能力强的创新人才。
[Abstract]:Geography itself is a very practical discipline, practical teaching is a more important part. The geography practice teaching is divided into four modules by synthesi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graphy discipline itself. Namely: geography formation process, geography related technology, geography application direction, geography education, divide it into three levels: basic experiment,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and innovation experiment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difficulty and ease. So as to cultivate more geographical basic knowledge rich, strong innovative talent.
【作者单位】: 临沂职业学院;
【分类号】:G712;K9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旭;李守中;杨玉盛;;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驱动因素及其趋向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09期

2 李晴;;地理科学(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3 赵媛,沙润;地理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年04期

4 朱爱琴;周勇;谢双玉;陈实;李畅;邓迎春;;地理科学专业“模块式、层次化”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松,陆林,徐茗;高等学校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课程建设研究——兼论芜湖市实习基地的建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张军民;;基于地方特色的“专业实习”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李孝坤;冯维波;翁才银;高鑫;;人文地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4期

4 范中桥;;对高师人文教育专业地理野外实习的思考——以大庆师范学院人文教育专业为例[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张茂恒;王建;陈霞;白世彪;孟景闻;;地球表层系统思想下的现代自然地理学实习改革思路[J];高等理科教育;2008年06期

6 邓琳;于嘉;杜楠楠;;地理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北方经贸;2012年03期

7 王爱辉;孙玉华;李晓娜;;高中地理新课改背景下的高师人文地理教学改革[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李航飞;肖艳;左盘石;罗莹华;;地方高师院校地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探讨——以韶关学院为例[J];高师理科学刊;2012年04期

9 孙福海;;小学教育专业实验教学建设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10 马玉香;高素芳;王玲;;基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高校人文地理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姜卉;地理教科书中地理技能内容的构成与编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罗伟伟;地理技能培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建宾;八年级地理技能及教学设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乐相;建立区域性高中地理教师实践基地的研究与实践[D];鲁东大学;2012年

5 谢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建文;;高师地理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2 王建,仇奔波;二十一世纪的地理学[J];地理教育;2004年02期

3 郝成元;吴绍洪;刘春国;;关于中国地理学中的区域综合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4期

4 陈国阶;论地理学面临的挑战与发展[J];地理科学;2003年02期

5 陈彦光,刘继生;地理学的主要任务与研究方法——从整个科学体系的视角看地理科学的发展[J];地理科学;2004年03期

6 蔡运龙,陆大道,周一星,王缉慈,秦其明,李有利,柴彦威,张镱锂,刘卫东,王劲峰,宋长青,冷疏影,王民;地理科学的中国进展与国际趋势[J];地理学报;2004年06期

7 冷疏影,宋长青;中国地理学面临的挑战与发展[J];地理学报;2005年04期

8 郑度,陈述彭;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5期

9 宋长青,冷疏影;当代地理学特征、发展趋势及中国地理学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6期

10 董玉祥;英国高校地理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其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一文;;从地图的演变看地理科学的进展[J];甘肃科技;2006年01期

2 张一文;;论地理科学的博雅二重性[J];内江科技;2007年01期

3 覃成林;地理科学研究结构探讨[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4期

4 王向东;试论地理科学的基本价值[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5 董玉芝,张三焕;地理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关系探究[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6 王占利;;论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青春岁月;2012年14期

7 周尚哲,李吉均,王恩涌;地理科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若干问题[J];高等理科教育;2000年03期

8 周旗;建立可持续的地理科学S课程体系结构初探[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Z1期

9 莫大同;关于地理科学学科归类问题的分析——兼谈一些地理系改名问题[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10 周葆华;郭永昌;;基于能力培养的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俊;和瑞芳;;现代科学分类中的地理科学与学科发展[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2 孙广友;;地理科学要锐意革新——大力强化工程技术层次将其改造为软硬兼备的现代大学科体系[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李晴;;地理科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廖金凤;;地理科学专业的发展方向[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陈述彭;;地理科学的信息化与现代化[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白光润;;21世纪中国地理科学发展方略探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晴;;地理科学(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孙俊;;学科的地理科学:地理学发展的战略方向[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曾克峰;张志;;庐山综合地理实践基地建设的理念创新[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10 张_";陈烈;;论地理科学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传喜;武大地理科学基地成为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N];中国测绘报;2008年

2 ;领略地理科学的魅力[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张平;地理科学新观念[N];中华读书报;2001年

4 太原旅游学校史地组 杨玉芳;地理科学的机遇与发展[N];山西科技报;2003年

5 姜坤;创建信息时代的地理科学[N];中华读书报;2000年

6 王建敏;辽宁工大成立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N];中国测绘报;2006年

7 洪傲;地理科学:充满机遇和发展潜力的学科[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阮凌曦;农业不能忽视地理科学[N];农民日报;2008年

9 记者 薛冬;中科院地理资源科学创新基地揭牌[N];光明日报;2000年

10 记者 杨健;中科院崛起地理与资源创新基地[N];人民日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飞虎;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现状及改善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爽;地球科学数据网格及其对地理科学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3年

3 叶松林;新课程背景下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学生人文地理素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75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275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d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