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就业状况实证分析及其对人才培养的启示
[Abstract]: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the level of geography education graduates in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The employment direction is mainly teachers and company staff; the employment location is influenced by the interpersonal network, most of them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origin; the career development is highly influenced by the first employment direction. If graduates of geography education major in junior college want to integrate into society better, first of all, they should adjust their mentality of employment, not regard geography teachers as their only choice of employment; secondly, they should strengthen their confidence and ability of employment, and do a good job planning in advance.
【作者单位】: 河南教育学院地理系;
【分类号】:G717.38;K9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葆华;郭永昌;;基于能力培养的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2 焦士兴;李静;张艳玲;;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及对策分析——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张宏波;;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特色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4 黎树式;温享燕;;钦州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就业情况调查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4期
5 彭俊芳;论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6 田建文;;高师地理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7 王晓玲;王俊友;朱良;;地理科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J];地理教育;2013年06期
8 王爱辉;宋勇;龙海丽;;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地理教育;2012年Z2期
9 张晶;;地方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以德州学院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9期
10 胡晓东;;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芮道荣;张晓敏;;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王昕;;旅游野外实习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3 李彬;;新建本科院校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5期
4 彭保发;陈端吕;熊建新;齐恒;;高校地理科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大家;2012年11期
5 谢洪;;四川民族地区高校地理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1期
6 张勇;向云波;邓江楼;舒亚岚;;新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实践与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5期
7 潘少兵;周葆华;刘峰;朱超平;;高校师范毕业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讨——以安庆师范学院实习支教为案例[J];高等农业教育;2009年06期
8 查小春;;高校地理科学创新实验班课程结构优化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2年02期
9 黄祥;;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丁亦楠;王月;李晖;黄贵明;;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地理教育;2015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叶松林;新课程背景下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学生人文地理素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闫红梅;初中生合作学习适应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翟书梅;新课改背景下河南省高中地理教师适应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葆华;郭永昌;;基于能力培养的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孟庆研;;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1期
3 张宏波;;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特色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4 杨娅娜,李晴;地理课程资源:内涵与特征、类型与功能[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刘维俭;王传金;;从人才类型的划分论应用型人才的内涵[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3期
6 于庆军;;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地理教育;2009年04期
7 冯以md;地理教育国际宪章[J];地理学报;1993年04期
8 吴传钧,张家桢;我国20世纪地理学发展回顾及新世纪前景展望——祝贺中国地理学会创立90周年[J];地理学报;1999年05期
9 郑度,陈述彭;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J];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05期
10 张成武;王道坤;;地方高校“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娟;湖南省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2 陈咏梅;昆明理工大学毕业生就业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3 祝金旭;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地理教育展望》一书出版[J];地理教学;2002年06期
2 文福江;论我国地理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0年05期
3 潘龙旺;论地理教育的人文关怀[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4 车裕斌,程东来,何国松;湖北省高师地理教育专业教育与教学改革探讨[J];咸宁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5 李虹;梁品文;;21世纪地理教育改革的基本对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齐秀江;;高师院校地理教育实践课程的现状调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06期
7 毋兆鹏;;德国地理教育实态分析及启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8 瞿宁淑;中国地理学会召开地理教育学术讨论会[J];地理学报;1979年04期
9 李春芬 ,王恩涌 ,张同铸 ,武吉华 ,刘树人 ,陈尔寿;我国地理教育三十年[J];地理学报;1980年02期
10 В.П.马克萨科夫斯基;Л.М.潘切什尼柯娃;李德美;;在第24届国际地理大会上讨论的地理教育问题[J];地理译报;198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阿勒马斯·吾拉孜别克;努尔巴衣·阿布都沙力克;多里坤·阿不力米提;;21世纪新疆少数民族地理教育面临的挑战[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史培军;宋长青;葛道凯;傅伯杰;王民;刘宝元;王仰麟;;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杨联康;;普及河流地理教育大力推广河流肢体地图[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罗雁;地理教育与提高少数民族女性人口素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崔锦利;地理双语师范生教学模式与培养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78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278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