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我国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哲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8-10-21 07:33
【摘要】:经济地理学作为地理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实践和理论尚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试从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现实表象和存在问题入手,分析问题背后的哲学根源,对我国经济地理学发展提出一些认识。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discipline in geography, economic geography has many problems in its practice and theor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philosophical roots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eograph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realistic appearance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eography, and puts forward som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eography in China.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分类号】:K9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建;欠发达农区经济发展中的农户行为——以豫西山地丘陵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2年04期

2 陆大道;中国地理学发展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J];地理学报;2003年01期

3 史培军,宋长青,葛道凯,傅伯杰,王民,刘宝元,王仰麟;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J];地理学报;2003年01期

4 白光润;地理学的哲学贫困[J];地理学报;1995年03期

5 顾朝林,刘海泳;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J];地理科学;1999年03期

6 陈彦光,刘继生;地理学的主要任务与研究方法——从整个科学体系的视角看地理科学的发展[J];地理科学;2004年03期

7 陈国阶;论地理学面临的挑战与发展[J];地理科学;2003年02期

8 王士君,陈才;我国经济地理学学科理论发展脉络辨析[J];地理科学;2002年05期

9 冯仁国;我国经济地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造途径[J];地理科学;2001年04期

10 倪绍祥;地理学综合研究的新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大明,查良松;新《地理课程标准》背景下的高师地理教学改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2 田广增,齐学广;论产业布局的规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龙毅,毋河海,陈仁喜,蔡金华;分形学:现代地图学的非线性数学分析方法[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3年02期

4 于涛方,顾朝林;人文主义地理学——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02期

5 吴兵,葛昭攀;分形理论在地理信息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3期

6 李满春,戴崴巍,赵勇;GIS专业人才的素质特征、知识结构与培养方案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2期

7 税伟,张启春,王山河,冯娴慧;当代美国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实践——基于人地关系论的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4期

8 李广斌;王勇;谷人旭;;我国区域规划编制与实施问题研究进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6期

9 李小建,乔家君;居民对生活质量评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定量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5期

10 倪绍祥;地理学综合研究的新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启平;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顾新;区域创新系统论[D];四川大学;2002年

3 陈剑锋;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杨晓慧;产业集群与日本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士君;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乔家君;中国中部农区村域人地关系系统定量研究——河南省巩义市吴沟村、滹沱村、孝南村的实证分析[D];河南大学;2004年

7 娄晓黎;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区域经济现代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曹传新;大都市区形成演化机理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姜锡东;科学技术资源的转化过程与地理分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加林;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秀琴;多尺度DEM无级表达的比例尺评估[D];武汉大学;2005年

2 王晓远;新生产力条件下工业区位论述评及探讨[D];武汉大学;2005年

3 郭鹏;基于CAS理论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仿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4 杜红艳;基于空间信息的北区工业分布格局演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平;土地利用变化图形信息及其地学机制初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峻峰;高等师范地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凯;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分形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D];河南大学;2004年

8 张永义;基于GIS的市场域构建方法研究——以安徽省饲料企业为例[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9 占小林;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用地扩展与供地政策选择——以马鞍山市为例[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10 曾玮;基础教育新地理课程中的教师角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巍,程国栋,吴青柏;多年冻土地区主动冷却地基方法研究[J];冰川冻土;2002年05期

2 李小建;新产业区与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地理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03期

3 陈才,刘曙光;区域经济地理学发展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03期

4 徐建华;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地理学[J];地理科学;1999年04期

5 陆大道,刘卫东;论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政策的地学基础[J];地理科学;2000年06期

6 陈述彭;地理科学的信息化与现代化[J];地理科学;2001年03期

7 陈彦光,刘继生;城市系统的异速生长关系与位序-规模法则——对Steindl模型的修正与发展[J];地理科学;2001年05期

8 陈彦光,刘继生,房艳刚;效用最大化、logit变换和城市地理学的数量分析模型[J];地理科学;2002年05期

9 朱颜明,何岩,刘景双;环境地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献给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成立40周年[J];地理科学;1998年04期

10 陈才;试论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趋向[J];地理学报;196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村泰三;郭玉珍;;七十年代的苏联经济地理学——从生产配置科堂到社会·经济地理学[J];地理科学进展;1983年01期

2 阿里尔德·H·金森;梁根顺;;挪威地理学的状况[J];人文地理;1987年01期

3 张乐育;;关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问题的几点讨论[J];经济地理;1983年04期

4 ;沈括的《梦溪笔谈》和我国古代地理学[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5年01期

5 ;致读者、作者[J];经济地理;1991年01期

6 管卫华,赵媛,张惠,管红艳;知识经济地理学初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7 胡智勇;;“第二届全球经济地理学大会”在北京举行[J];地理学报;2007年08期

8 马润潮;西方经济地理学之演变及海峡两岸地理学者应有的认识[J];地理研究;2004年05期

9 Τ.Γ.鲁诺娃 ,杨郁华;七十~八十年代的苏联经济社会地理学[J];地理科学进展;1990年01期

10 王璐;;《经济地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顾朝林;王恩儒;石爱华;;“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分异与对立[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王缉慈;;经济地理学全球视野中的区域发展问题[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李全;刘艳芳;梁勤欧;;综合性大学地理系经济地理课程建设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邹振环;;戊戌至辛亥时期西方近代地理学的输入及其影响[A];近代中国(第十辑)[C];2000年

5 李小建;;农户地理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冯仁国;;我国经济地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造途径[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沈建法;黄叶芳;;21世纪西方经济地理学的动向与问题[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郭焕成;;我国农业地理学研究的回顾和发展途径[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张永庆;;国际经贸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其理论创新[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孙艳娟;李旭旦与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曾丽云;“三重开放”下福建制造业集聚的空间格局及驱动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谌群芳;基于Internet的人文地理学信息资源及其利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秦健;创新型城区研发产业空间集聚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5 崔莹;旅游学学科性质的哲学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肖超;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著出版研究(1958-2009)[D];南京大学;2011年

7 孟霞;1990年以来辽宁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84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284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6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