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帝尧传说、文化景观与地域认同——晋南地方政府的景观生产路径之考察

发布时间:2018-10-23 19:42
【摘要】: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借助传说资源进行景观生产,从景观作为传说的文化表征,进而可被生产的角度进行研究显得非常必要。本文选取帝尧传说集中的山西南部区域,从该地多样的文化生产方式出发,考察了地方政府是如何借助文化想象、确立根祖意蕴、重塑象征标志等路径,将帝尧传说的内容及象征意义逐一景观化这一过程,由此得出,地方政府的景观生产不仅延续了帝尧传说的神圣化内核,表达了传说所蕴含的独特文化价值和意义体系;而且表现出帝尧从传统儒家圣人理念到国祖身份地位的变化。这些均指向了当下景观生产的合法性,意在建构本地的神圣地域空间和地域认同。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local governments have made use of the legendary resources to produce landscap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study the landscape as a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of legend and then to be able to be produced. This paper selects the southern region of Shanxi Province, where the legend of Emperor Yao is concentrated, and from the diverse cultural production modes in the region, investigates how the local government, with the aid of cultural imagination, establishes the meaning of the root ancestor, rebuilds the symbol, and so on. The content and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legend of Emperor Yao are transformed into landscape one by on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landscape produc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not only extends the core of the sacredness of the legend of Emperor Yao, but also expresses the unique cultural value and meaning system contained in the legend. And show the emperor Yao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concept of sage to the status of the nation's ancestors. These all point to the legitimacy of the present landscape production, with the intention of constructing local sacred regional space and regional identity.
【作者单位】: 太原大学文法系;
【分类号】:K9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晓春;民俗旅游的文化政治[J];民俗研究;2001年04期

2 王亮亮;冯银珍;张慧;王国梁;;对临汾市尧庙、华门景区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器友;20世纪末我国文学颓废主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姜继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的消费观念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田义贵;;试论《红岩》文本的传播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张鹏飞;;论新生代女性文学的审美情趣[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张倩;;文本·现象·文化——媒介批评视野中的博客写作[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李涛;;从美学的新视野到泛审美的理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洪永稳;;美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方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马娣子;后现代的城市文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车晓勤;试析转型期文学的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段进义;;论消费主义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一川;;论艺术公赏力——艺术学与美学的一个新关键词[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张文东;;“诗性”的文学与批评的“诗性”[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徐晓峰;刘君;;品牌的文化底蕴[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周宇;;城市转型下创意产业空间的生产——以上海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康艳;;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徐小立;秦志希;;广告与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9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10 李红秀;;新世纪文学与大众传媒[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吕旭峰;危机与创伤[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艳丽;论漫画的影视剧改编[D];河北大学;2009年

2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汪玉;当代消费文化对室内环境设计影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李萍;春节晚会的意识形态幻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沈丽琴;论广告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7 王君;论詹姆逊的全球化文化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8 陈琦;大众文化叙事下的媒介公信力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邓颢;娱乐化浪潮下的湖南卫视娱乐节目探析[D];湘潭大学;2009年

10 刘朝君;论约翰·契弗笔下的“中产阶级的危机”[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廖卫华;旅游地形象构成与测量方法[J];江苏商论;2005年01期

2 陈南江,吴月照;略述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兼谈客家民俗文化的内容选择[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7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钟·坚赞平措;;从和平解放到民主改革[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9年04期

2 齐赏;;神奇的织雨景观[J];风景名胜;2001年09期

3 凌波;;旅英拾零[J];人民政坛;2007年12期

4 ;一九五一年上半年交通工作报告[J];甘肃政报;1951年05期

5 ;西藏概况[J];友声;2009年03期

6 ;公路行道树栽植试行办法[J];山东政报;1950年04期

7 何小原;;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与办事效率[J];国际展望;1985年04期

8 胡连荣;;向自然要空间 于室内辟海滩[J];世界博览;1994年03期

9 ;西藏的圣地——布达拉宫[J];乡镇企业科技;2001年08期

10 周霄羽;;感受瑞典[J];生态文化;2001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李盎 孝雅楠;西藏 雪域高原焕生机[N];西部时报;2010年

2 徐龙梅 徐延平;南京的老会馆[N];南京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山丹 古琴;诉说千年风雨苍黄 展现今朝幸福安康[N];西藏日报;2007年

4 王彬;再说含山地名[N];巢湖日报;2006年

5 鲍丹邋张隽;尧的故乡在哪里?[N];人民日报;2007年

6 张季风;日本行政区划与市町村合并分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周飞飞;地质公园:在理性中蓬勃发展[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8 谢垂翻;《韶关市行政区划图》编绘出版[N];韶关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史卫东;省制以来统县政区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广斌;新时期我国区域规划理论革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贺曲夫;我国县辖政区的发展与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佟宝全;区域整合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90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290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7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