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南京国民政府的边政机构述论

发布时间:2018-10-26 17:58
【摘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与地方层面均设置了一些边政管理机构,有利于具体边政措施之贯彻。这些机构呈现以下特点:具有近代民主共和政体机构之性质;中央层面的管理机构设置较多且相对全面;地方层面的边政机构,隶属系统不一,虽按近代理念设置,但无统一的长期规划,也非决策或执行机构,属于研究性质;存在着传统政治习惯和近代民主共和理念共同作用于边疆治理实践的二元化特色。南京国民政府之边政机构,还有明显缺失:中央层面的边政机构与地方层面的边政机构联系脱节;边政机构之统合能力较弱,导致其权威及功效薄弱。南京国民政府政制本身与其边疆认识之缺失等因,是上述弊端产生的根源所在。
[Abstract]:During the period of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both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set up some border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crete border administration measures. These institutions have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they have the nature of modern democratic and Republican institutions, the central level of the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are more and more comprehensive; At the local level, the subordinate system is different, but there is no unified long-term planning, nor is it a decision-making or executive organization, which belongs to the nature of research. There are dual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political habits and modern democratic Republican ideas acting on the practice of border governance. There is also obvious deficiency in the border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of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entral level and the local level is out of touch, and the integration ability of the border government is weak, which leads to the weakness of its authority and efficacy. The causes of the above malpractice lie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itself and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its frontier areas.
【作者单位】: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综合项目”《南京国民政府对西南边疆的边政治理》(A09009)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K928.6;K2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洪亮;;民国时期的边政研究与民族学——从杨成志的一篇旧文说起[J];民族研究;2011年04期

2 段金生;;南京国民政府的边政得失及其影响因素[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马玉华;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述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段金生;董继梅;;试论南京国民政府边政研究的内容和方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段金生;;南京国民政府的边疆观念及民族认识[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赵云田;近代我国边疆民族中央管理机构的演变[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年01期

7 周竞红;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十年边疆民族事务管理机制与政策[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03期

8 马玉华;;论国民政府对西南边疆及边疆民族的治理[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03期

9 段金生;;30年来南京国民政府边政研究综述[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年03期

10 陈国保;;试论民国时期云南边疆的殖边督办[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超;刘爱平;;法国大革命与陈独秀早期思想——兼论第三种革命模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2 侣传振;;从单位制到社区制:国家与社会治理空间的转换[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刘少虎;;历代屯垦绩效对民国新疆的中华民族认同影响研究[J];保山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范继文;杨绍安;;和谐政治文化理念形成之途径[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孙发锋;;军政一体化与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失败[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李传斌;清季官吏制度变革的历史影响[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游锡剑;;构建和谐社会政治文化的理论体系研究——兼谈政治文化与仡佬族文化传承的关系[J];大家;2012年06期

8 姜德福;论都铎王权与贵族[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2期

9 黄毅峰;;“馅饼”与“陷阱”:经济增长之于政治稳定的双向效应——基于法国大革命和亚非拉、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考察[J];东方论坛;2010年06期

10 戴韶华;;阶层结构变迁与重塑政府-公民关系的路径选择[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苏颖;;互联网传播与公共领域——基于中国文明现代化进程语境里的讨论[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彭大鹏;;农业的地方性特点与治理变革[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3 鲍宗豪;;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需求理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4 谷宇;;官绅共治与政务协商——传统中国地方治理模式研究[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5 张建新;;当代中国多民族区域的适应性变迁与民族发展[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发展理念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董晓佳;帝国秩序的重建[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孙昊;女真建国前社会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孙岩;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地方党政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黄敏;当前我国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刘召;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批判与重构[D];南京大学;2011年

8 王丽华;沧源佤族乡村政治体系的变迁与发展[D];云南大学;2011年

9 汤法远;社会转型期民族自治地方政治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10 刘惠;利益分化下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志;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翟正国;转型时期中国国家自主性问题探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苏颖;传播的权力偏向[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程晓云;村民自治背景下的农民利益表达与实现途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吴园林;财权·政权·宪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戴若愚;当代中国政治信任道德基础的衰落与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耿宪文;时局与边政[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倩;诚与中庸:申时行的政治行为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冯星海;唐宋富人社会流动与资财流向[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风云;试论南京国民政府统一新疆的斗争[J];安徽史学;2004年06期

2 张元隆;民国教育经费制度述论[J];安徽史学;1996年04期

3 王劲;段金生;;20世纪中国西部开发观的演进及操作实践[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7期

4 喜饶尼玛;;民国时期出席全国性政治会议的西藏地方代表[J];中国藏学;1989年02期

5 李鹏年;;略述九世班禅圆寂致祭和十世班禅转世坐床[J];中国藏学;1989年02期

6 姚兆麟;;班禅大师返藏与《十七条协议》[J];中国藏学;1991年03期

7 李鹏年;;浅析九世班禅返藏受阻及其原因[J];中国藏学;1992年01期

8 石硕;民国时期西藏独立论质疑[J];中国藏学;1995年01期

9 唐景福;民国时期历届中央政府维护西藏主权的措施[J];中国藏学;1997年01期

10 喜饶尼玛;论民国时期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心理嬗变[J];中国藏学;199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罗崇敏;中国边政学新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段金生;南京国民政府的边政[D];云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凌宇;;评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自主[J];历史教学;1987年10期

2 唐丽萍;南京国民政府贫困化及其建国努力的失败[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王浩宇;评南京国民政府监察制度[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洪岚;;“九一八”事变前后中国与国联的技术合作[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谭玉秀;;南京国民政府十年期城市失业问题的历史考察[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周楠;徐萌霞;袁祖雷;;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国民党工会状况分析[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年02期

7 杨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行政督察专员制度的创设[J];民国档案;2009年01期

8 陈雷;;略论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兼谈对抗日战争的作用[J];历史档案;2010年01期

9 李浩;;论王阳明思想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影响[J];黑龙江史志;2010年05期

10 白贵一;;论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县政改革[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新喜;谭备战;;试论南京国民政府学校军训(1927—1937)[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徐娟;;试评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童子军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周韬;谭献民;;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初等教育发展述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王明飞;;“虹口事件”对中韩关系的影响[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5 孙朝奋;;写“简”、识“繁”、“打”拼音和汉语的规范[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6 张昀京;;1912年—1949年中国科技界体制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7 张荣生;;张謇与景本白[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8 王立群;;民国时期河北旗地政策述略[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9 陈新余;;略议民国时期的铜元流通与治理[A];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中国钱币》2011年第一期增刊[C];2011年

10 周柏成;;蒙疆银行机制五角铅币[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六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跃进;南京国民政府的抗日准备[N];团结报;2000年

2 褚静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二二八事件研究现状及争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周秋光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曾桂林;民国时期的慈善法规述略[N];光明日报;2009年

4 雨山;“儿童节”与中华慈幼协会[N];中国民族报;2011年

5 王宏伟;江苏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揭晓[N];新华日报;2010年

6 唐志勇;陈以q实垢晔录寄N];联合日报;2010年

7 达式玉;民国印信趣谈[N];中国档案报;2004年

8 陈廷一;民国金融之父的人生[N];中国邮政报;2003年

9 郭 殊;中国近代行政法院制度之变迁[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记者张俊梅;“江苏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揭晓[N];中国文物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金生;南京国民政府的边政[D];云南大学;2010年

2 张莉;南京国民政府新闻出版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任伟伟;南京国民政府社会调查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苏国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校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王识开;南京国民政府社会救济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李晔晔;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实践[D];吉林大学;2012年

7 曾绍东;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谢永栋;南京国民政府中央信托局研究(1935-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单冠初;南京国民政府收复关税自主权的历程[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广少奎;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及其行政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明;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土地法》研究(1928—1936年)[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费震宇;现行合同法律制度与南京国民政府契约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3 常长岭;南京国民政府与中学教育现代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谭备战;南京国民政府国防军备建设研究(1931~1937)[D];河南大学;2005年

5 李刚;南京国民政府《民法·亲属编》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6 郭从杰;南京国民政府农业推广政策研究(1927-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翔;南京国民政府军队抚恤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夏慧玲;南京国民政府《工厂法》研究(1927-1937)[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衡芳珍;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劳工立法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10 刘娜;南京国民政府出版政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965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2965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0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