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晚清民国时期丰都、石柱、忠县三县之间飞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8 17:58
【摘要】:行政区划研究是秦汉以来政治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而飞地则是行政区划中独特的政治地理现象。飞地又称扣地、嵌地、瓯脱地,是指某地脱离于本国本省本县遥寄到邻国邻省或邻县之内,但管辖权还在原行政区划之下的地区。早在战国时期,飞地就已存在,由于王朝更迭,战乱频仍,飞地问题直到明清时期才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并进行数次调整划拨,以正经界而利管理。由于重视不够,调整力度不大,明清中央政府几次调整划拨均收效甚微。为了推动县政建设,民国二十九年到民国三十五年间,国民政府对各省插花飞地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清理拨正。清理拨正分为两部分,一是各省的清理拨正,二是内政部主持下的清理拨正。为了顺利进行县界清理,国民政府制订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如民国二十年(1931年)先后颁布《省市县勘界条例》、《县行政区域管理办法大纲》,推动省际之间县际之间的插花飞地清理。由于地形多山少数民族族分布集中,西南地区成为当时全国飞地问题比较复杂的地区,而丰都石柱忠县三县又是西南地区飞地问题最为错综复杂的地区。丰都石柱忠县三县飞地治理早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已经开始,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结束,贯穿民国时期飞地治理工作的始终。三县飞地治理过程中遇到利益冲突县界纠纷甚至群众暴动现象,在解决这些矛盾冲突过程中,上及国民政府下及县政府施行的方针政策对现今飞地治理具有研究意义和借鉴价值。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第一部分通过绪论简要介绍相关概念、研究综述、研究意义,并对相关学术成果进行整理,最后说明本文研究重难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探查民国时期丰石忠三县飞之间地分布情形。通过民国时期留下的档案资料和地图资料查知当时三县中丰都石柱之间相互飞入飞出之地数量最多,达四五十处之多。丰都忠县之间飞地分布最少,大多为插花地,治理也最为不彻底。石柱忠县飞地情况最为复杂,因为万县也与石柱忠县有飞入飞出情形,使得石柱忠县之间飞地问题大都成为石柱忠县万县三县之间飞地问题。三县之间不仅飞地分布多,而且有些飞地甚至深入县境腹地,使三县之间成为西南地区飞地分布比较典型的地区。第三部分分析这三县飞地产生的原因和影响,以个案促进整体研究。经资料分析三县之间飞地形成原因主要有三,第一为土司制度的影响,石柱马氏土司的存在造成明清时期南宾县也就是后来的丰都石柱忠县三县土司与流官犬牙相错的局面,这也是丰石忠三县飞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其次三县特殊的地形地势对三县插花飞地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石柱丰都忠县三县都处于山川交错河流纵横的地带,三县之间交通不便县界凌乱,加剧了插花飞地的滋生。第三是犬牙交错原则的运用,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错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两条原则。犬牙交错是指基于统治者的需要,人为地打破自然地理区域,使行政区的界线如同犬牙一般相互交错的划分办法。犬牙交错原则的运用,使行政区划划分混乱,省界之间县界之间乡界之间界线区分不够清晰,导致插花飞地的产生。三个因素的长期作用,使三县飞地问题常年累积,积重难返,对民国时期当地社会也产生不利影响。飞地的存在造成当地行政管理上“治权”与“辖权”的分离,使政府在施行治理上政令不通,上情下达极为困难,对政府政策的实行政令的传达形成极为不利的影响。飞地的存在也造成飞地与毗邻地区经济管理不便,交易受阻,阻碍经济发展。飞地所在地区往往成为“三不管”地带,盗匪滋生,烟赌毒盛行,社会治安极为混乱,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也不利于国民政府新县制的推行,因此飞地存在对民国时期而言弊大于利。第四部分论述民国时期三县飞地治理情形,本文通过方志、档案等方面史料探查民国时期丰石忠三县飞地治理情形。三县之间飞地治理过程中丰都石柱之间飞地治理最为曲折,民国三十年三月丰都石柱召开春季行政大会决定将丰都第四区全区划拨给石柱,石柱仅划出少数飞地给丰都,引起丰都民众尤其是四区民众的不满,甚至发生群众暴动,最终以民国三十一年四月丰都第四区全区划拨给石柱石柱将江池镇洋渡镇等地划拨给丰都管辖而结束。丰都忠县之间飞地治理不够彻底,两县之间飞地经勘查大多为插花地,双方也认为没有整理划拨必要,仅将丰都飞入忠县的飞地郭家山进行划拨。忠石飞地问题最为复杂,甚至有三县共有飞地西界沱,引起三县之间的利益纷争,最终西界沱仍归石柱管辖,其他零星飞地进行相应划拨。最后一部分为结语,总结丰都石柱忠县三县飞地分布概况,并概述飞地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土司制度、地形地势和犬牙交错原则共同导致了三县插花飞地大量产生的状况,并且在民国时期对当地影响弊远远大于利。最后详述三县飞地治理过程,三县飞地治理困难重重主要是历史原因和利益问题,照顾好当地特殊情形,协调好各方利益对飞地问题的顺利解决大有裨益。本文将通过方志、档案等方面史料探查民国时期丰石忠三县飞地治理情形,分析飞地调整的结果及影响,以期对飞地问题有深入认识和了解,为当下部分地区仍存在的飞地问题提供借鉴。
【图文】:

犬牙,飞地


胡林翼所描绘插花地三种类型②第三节 研究综述一、研究概况行政区划研究是秦汉以来政治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而飞地则是行政区划中独特的政治地理现象。与飞地相关的研究成就,主要体现在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③简称谭图上。谭图全面、直观地反映了我国历史时期的行

晚清民国时期丰都、石柱、忠县三县之间飞地研究


脱之地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92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景连;;插花地成因与延续的历史人类学思考——以贵州省地湖乡为个案初探[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2 杨斌;;历史时期插花地的基本概念讨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3 杨斌;;民国时期川黔交界地区插花地清理拨正研究[J];地理研究;2011年10期

4 马琦;韩昭庆;孙涛;;明清贵州插花地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吴滔;;“插花地”的命运:以章练塘镇为中心的考察[J];史林;2010年03期

6 覃影;;边缘地带的“双城记”——清代叙永厅治的双城形态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11期

7 郭舟飞;;由武汉“插花地”看地方政府公共管理[J];科技创业月刊;2009年09期

8 鲁西奇;林昌丈;;飞地:孤悬在外的领土[J];地图;2009年04期

9 蔡博峰;;“飞地”图谱[J];地图;2009年04期

10 郭声波;王开队;;由虚到实:唐宋以来川云贵交界区犬牙相入政区格局的形成[J];江汉论坛;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斌;明清以来川(含渝)黔交界地区插花地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之标;中国古代飞地行政区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889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5889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3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