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地区寿水平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7 09:03
本文关键词:长江中游地区长寿水平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追求健康长寿是人类共同的愿望,深入分析长江中游地区长寿水平的时空演化规律,找出长寿水平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可以为区域人口健康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文章以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三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1990~2010年长江中游地区长寿水平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20年来,长江中游地区长寿水平提升显著。百岁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百岁人口比率、高龄水平和预期寿命不断提升,人口健康状况持续改善,高龄水平和人均预期寿命以及长寿综合水平不断追赶全国水平,但是百岁人口比率与全国的差距不断扩大。(2)20年来,长江中游地区长寿水平差异显著。省级尺度上,湖南省百岁入口数量、百岁人口比率和高龄水平以及长寿综合水平比较高;湖北省预期寿命高于湖南和江西。地市尺度上,①益阳、郴州、永州、怀化、湘西州5市是区内人口长寿的典型地市。②宜昌、长沙、邵阳、张家界、益阳、郴州、娄底、南昌、赣州、宜春10地市高龄水平均高于同期地区高龄水平。③武汉、黄石、荆门、潜江、长沙、岳阳、常德、益阳、郴州和新余10地市预期寿命直高于全国水平。县级尺度上,①百岁人口聚居分布明显,汉江以北地区是百岁人口稳定集聚地,鄂西北和赣江以东地区百岁人口分布较稀疏,百岁人口重心一直位于区域几何重心的西部;丘陵山区百岁比率较高,平原地区百岁人口比率比较低;鄂北、湘西山区、南岭山区是百岁人口比率热点主要分布区,江汉平原、赣江和鄱阳湖以东地区是百岁人口比率冷点主要分布区,至2010年已有5县(麻阳、津市、洞口、广水、钟祥)百岁人口比率达到长寿村评选标准。②湘西山区、罗霄山区和南岭山区高龄水平一直比较高,是高龄水平热点稳定分布区,鄂东北、江汉平原和赣闽山区高龄水平较低,是高龄水平冷点稳定分布区。③区内各县预期寿命增长迅速,市辖区预期寿命普遍较高,山区县域预期寿命增幅较快。(3)长寿现象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以及个体因素息息相关。自然地理因素上:①百岁人口数量、百岁人口比率、预期寿命与年平均风速成正相关性。②高龄水平与七月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成负相关。③百岁人口数量、预期寿命与各县平均海拔成负相关性。④江汉平原长寿综合水平较低可能与当地的水污染有一定的关系。⑤鄱阳湖区周边地区长寿综合水平较低可能与当地尘土中重金属超标有关。⑥丘陵山区长寿水平比较高,可能与其较高的森林覆盖率和优良的空气环境质量有一定的关系。人文地理因素上:百岁人口数量、百岁人口比率、高龄水平和预期寿命与地区经济总量、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人均GDP、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万人床位、万人医生数、人口总数、老龄化水平、人均受教育年限12项指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等级相关性,通过因子分析,可将上述12个因素归纳为“经济教育因子”、“社会保障因子”、“医疗卫生因子”、“人口因子”;此外,文化氛围、个体因素也与长寿息息相关。
【关键词】:长寿水平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长江中游地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90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1 绪论12-25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2-13
- 1.1.1 研究背景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基本概念与研究区概况13-17
- 1.2.1 基本概念13-14
- 1.2.2 研究区概况14-17
- 1.3 研究现状17-23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7-20
- 1.3.2 国外研究现状20-22
- 1.3.3 研究评述22-23
- 1.4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23-25
- 1.4.1 研究目标23
- 1.4.2 研究内容23
- 1.4.3 研究方法23-24
- 1.4.4 技术路线24-25
- 2 长江中游地区长寿水平时空演变25-71
- 2.1 长江中游地区百岁人口时空演变25-48
- 2.1.1 省级尺度百岁人口时空演变25-26
- 2.1.2 地市尺度百岁人口时空演变26-37
- 2.1.3 县级尺度百岁人口时空演变37-48
- 2.2 长江中游地区高龄水平时空演变48-61
- 2.2.1 省级尺度高龄水平时空演变48-49
- 2.2.2 地市尺度高龄水平时空演变49-54
- 2.2.3 县级尺度高龄水平时空演变54-61
- 2.3 长江中游地区预期寿命时空演变61-70
- 2.3.1 省级尺度预期寿命时空演变61-62
- 2.3.2 地市尺度预期寿命时空演变62-65
- 2.3.3 县级尺度预期寿命时空演变65-70
- 2.4 本章小结70-71
- 3 长江中游地区长寿水平综合评价71-78
- 3.1 长寿水平综合评价模型构建71
- 3.2 省级尺度长寿水平综合评价71
- 3.3 地市尺度长寿水平综合评价71-73
- 3.4 县级尺度长寿水平综合评价73-77
- 3.5 本章小结77-78
- 4 长江中游地区长寿水平时空演变的影响因素78-88
- 4.1 自然地理因素78-83
- 4.2 人文地理因素83-87
- 4.3 本章小结87-88
- 5 结论与讨论88-91
- 5.1 结论88-89
- 5.2 讨论89-91
- 附表91-100
- 参考文献100-103
- 致谢10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娟;李仁东;徐兴建;;湖北省钉螺分布现状的地理特征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1期
2 谭见安,李日邦,朱文郁;我国医学地理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展望[J];地理学报;1990年02期
3 马婧婧;曾菊新;;中国乡村长寿现象与人居环境研究——以湖北钟祥为例[J];地理研究;2012年03期
4 薛静,王青,付雪婷,葛淼;森林与健康[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4年03期
5 蔡慧;付小竹;葛淼;;百岁老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6年02期
6 秦俊法;;中国的百岁老人研究Ⅲ.百岁老人聚居区——中国长寿之乡的成因和评定[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7年11期
7 李稚;长寿的社会因素刍议———从广东老年人口增长和长寿水平提高想到的[J];广东社会科学;1985年02期
8 李永华;邹晓燕;李海蓉;叶必雄;虞江萍;杨林生;王五一;;河南夏邑县长寿现象与饮用水水质的关系[J];地球与环境;2013年05期
9 邹晓燕;李永华;杨林生;吕金妹;李海蓉;虞江萍;王五一;;河南夏邑县长寿现象与土壤环境的关系[J];环境科学;2011年05期
10 刘汴生,沈凯,刘浩,樊玲;中国百岁老人人口动态及地区分布[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3年01期
本文关键词:长江中游地区长寿水平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02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30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