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基于主体价值的城市空间扩展绩效研究 ——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23 17:52
  快速城市化必然带来城市空间形态的剧烈演变,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了冒进态势和城市空间失控蔓延式发展的情况,城市发展的有效性遭到质疑,迫切需要科学的检验来引导城市的健康发展。目前,有关城市空间变化的绩效研究十分缺乏,绩效评价体系则更为少见。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从城市空间的角度进行城市发展绩效的研究既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城市的空间扩展是以发展为目的的变化运动,而“变化”并不等同于“发展”,城市发展有效性的检验标准应植根于对城市发展内涵的理解,因此,以追本溯源的思想从城市发展的本质出发寻求衡量城市发展的理论依据,是符合现阶段研究现状和研究需求的。同时,快速发展的空间技术手段实现了更为深入和精确的空间量化与动态分析,也使得基于空间动态变化的量化评价成为可能。本文以城市空间扩展绩效评价研究为论文主题,通过解析城市空间扩展绩效的内涵与理论依据,基于城市主体价值构建具有绩效评价与预警功能的综合评价体系,并以快速扩展中的西北地区榆林市为例进行实例评价与理论验证。首先,对城市空间扩展与绩效的哲学内涵进行深入解读,构建城市空间扩展绩效研究的理论框架。根据哲学的价值论,价值的本质是客体...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25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辨析与界定
        1.3.1 主体与主体价值
        1.3.2 城市空间与城市空间扩展
        1.3.3 绩效
    1.4 国内外城市空间扩展相关研究进展
        1.4.1 国外城市空间扩展研究的进展
        1.4.2 国内城市空间扩展研究的进展
        1.4.3 国内外城市空间研究进展的评述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1.5.1 主要研究方法
        1.5.2 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2 城市空间扩展绩效研究的理论解析
    2.1 发展的价值内涵解读
        2.1.1 发展的内涵
        2.1.2 发展的价值内涵
        2.1.3 功效价值的判定依据与影响因素
    2.2 城市空间扩展绩效的多主体价值内涵
        2.2.1 城市发展价值的复合特性:多主体与多内涵
        2.2.2 城市空间扩展与发展的关系
        2.2.3 生态人本主义的城市多主体价值认知
    2.3 空间复杂问题层级解构方法的理论体现
        2.3.1 复杂系统的层级特性与内部形成机制
        2.3.2 复杂层次特征的空间性
    2.4 城市空间扩展绩效研究的理论构架
        2.4.1 城市空间扩展绩效评价的理论内涵
        2.4.2 城市空间扩展绩效研究体系的理论支持与构架
3 城市主体绩效内涵解析与空间表现
    3.1 城市生态主体特征与绩效内涵解析
        3.1.1 生态主体价值的层级内涵
        3.1.2 城市生态主体空间特征及绩效内涵解析
    3.2 城市社会主体特征与绩效内涵解析
        3.2.1 社会主体价值内涵
        3.2.2 社会主体价值形成机理及空间特征分析
        3.2.3 社会主体绩效内涵的解析
    3.3 城市经济主体特征与绩效内涵解析
        3.3.1 经济主体价值的内涵与空间作用机理
        3.3.2 城市经济空间特征分析
        3.3.3 城市经济主体绩效内涵解析
    3.4 城市系统主体的内在差异与空间表现
4 主体价值视角的城市空间扩展绩效影响及评价体系构成
    4.1 影响城市空间运行绩效的主体性相关因素
        4.1.1 城市发展绩效的主体性发展影响
        4.1.2 城市发展绩效的主体间关系影响
    4.2 影响城市空间运行绩效的其它因素
    4.3 基于主体价值的城市空间扩展绩效评价体系构成及特点
        4.3.1 综合评价体系构成及评价流程
        4.3.2 城市空间扩展绩效综合评价体系特点
    4.4 基于主体价值的城市空间扩展绩效评价综合体系构建
        4.4.1 城市空间扩展主体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4.4.2 城市发展协调度模型构建
        4.4.3 城市空间扩展绩效分级预警系统构建
5 主体绩效评价指标释义与评价实现方法
    5.1 指标释义与空间表达
        5.1.1 生态主体因子评价
        5.1.2 社会主体因子评价
        5.1.3 经济主体因子评价
    5.2 指标体系的主-客观复合评价赋权法
        5.2.1 指标评价方法的特点
        5.2.2 AHM-熵权法优化复合模型
6 榆林市空间扩展特点及绩效评价因子分析
    6.1 研究区概况
        6.1.1 自然情况
        6.1.2 社会经济概况
    6.2 城市发展演变过程与评价时段选取
        6.2.1 城市历史发展演变过程
        6.2.2 榆林市 20 多年间城市空间扩展过程分析
        6.2.3 城市空间扩展特点与数据源选取
    6.3 数据处理与提取流程
        6.3.1 数据处理
        6.3.2 基本信息提取
        6.3.3 评价因子提取方法
    6.4 评价因子提取与分析
        6.4.1 生态因子提取与分析
        6.4.2 社会因子提取与分析
        6.4.3 经济因子提取
        6.4.4 指标层评价因子变化特征分析
7 2004~2012 年榆林市空间扩展绩效综合评价分析
    7.1 空间评价单元及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7.1.1 空间评价单元的确定
        7.1.2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7.2 2004~2012 年榆林市空间扩展绩效评价
        7.2.1 城市空间扩展的生态绩效评价
        7.2.2 城市空间扩展的社会绩效评价
        7.2.3 城市空间扩展的经济绩效评价
    7.3 城市空间扩展绩效综合评价
8 榆林市空间扩展绩效协调度、发展预警及对策
    8.1 榆林市空间扩展协调度分析与评价
        8.1.1 2004-2008 年间城市空间扩展协调度分析
        8.1.2 2008-2012 年间城市空间扩展协调度分析
        8.1.3 城市空间扩展协调度评价
    8.2 2012 年榆林市空间扩展预警
        8.2.1 2012 年榆林市生态系统空间预警
        8.2.2 城市社会系统空间预警
        8.2.3 城市经济系统空间预警
        8.2.4 城市空间预警综合分析
    8.3 城市发展对策
        8.3.1 引导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性对策
        8.3.2 指导城市高效建设的具体措施
    8.4 评价体系适宜性分析与建议
        8.4.1 对榆林市评价结果的检视
        8.4.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适应性分析及修正建议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内容及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局限与展望
        9.3.1 本文的研究局限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陕北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效应研究——以榆阳区为例[J]. 李兰,陈晓键,殷宝库.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2]基于RS/GIS的珠海市城市空间扩展[J]. 吴大放,刘艳艳.  热带地理. 2013(04)
[3]国内外城市空间扩展研究评析[J]. 闫梅,黄金川.  地理科学进展. 2013(07)
[4]北京都市区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与形成机制[J]. 孙铁山,王兰兰,李国平.  城市规划. 2013(07)
[5]论城市规划的主体性与规划尺度的适宜性[J]. 李麦产.  中国名城. 2013(07)
[6]基于遥感的杭州城市建成区扩展研究[J]. 廖从健,黄敬峰,盛莉,游和远.  城市发展研究. 2013(06)
[7]城市空间扩展研究及进展[J]. 胡晓明,李月臣,黄孝艳,何志明.  现代城市研究. 2013(06)
[8]基于形态的城市绿地绩效研究[J]. 李兰,陈晓键.  华中建筑. 2013(06)
[9]基于熵权法和AHM法的地下储气库设计方案优选研究[J]. 董凤娟,卢学飞,陈小宁,辛通海.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2)
[10]上海城市空间扩展过程模拟预测的多模型对比[J]. 崔福全,徐新良,孙希华.  生态学杂志. 2012(10)

博士论文
[1]基于遥感的榆林地区生态脆弱性研究[D]. 杨强.南京大学 2012
[2]基于GIS和遥感的长春市宜居性环境评价研究[D]. 付博.吉林大学 2011
[3]我国城市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研究[D]. 徐靖.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1
[4]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多尺度研究[D]. 尚正永.南京师范大学 2011
[5]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反思与重构[D]. 王素萍.苏州大学 2011
[6]我国城市小街坊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问题研究[D]. 刘小波.清华大学 2010
[7]城市用地蔓延的定量表达、机理分析及其调控策略研究[D]. 冯科.浙江大学 2010
[8]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研究[D]. 李想.中共中央党校 2010
[9]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研究[D]. 栾金昶.大连理工大学 2009
[10]基于精明增长的城市空间扩展研究[D]. 雒占福.西北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快速城市化时期西安城市空间扩展分析研究[D]. 林艳.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2
[2]土地资源评价指标权重赋值方法的比较研究[D]. 李晓倩.甘肃农业大学 2012
[3]郑州市城市空间扩展研究[D]. 陈世强.河南大学 2012
[4]城市空间扩展的模拟预测研究[D]. 闫梅.西南大学 2012
[5]2000-2011年东北亚地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研究[D]. 韩佶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2
[6]城市居民出行行为及特征研究[D]. 欧舟.长沙理工大学 2012
[7]榆林古城空间格局演化与发展引导研究[D]. 王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8]西北地区中小城市形态结构类型化研究[D]. 秦川.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9]复杂性科学视野中的教师评价系统[D]. 杨洁.陕西师范大学 2009
[10]城市居民公交出行特征研究[D]. 陈俊励.北京交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58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358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c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