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基于生态完整性的风景名胜区规划研究 ——以广西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2-08-11 11:54
  近年来一些风景名胜区出现了城市化、人工化、商业化等十分严重的破坏性建设问题,特别是对风景区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日益严重,风景名胜区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而目前风景名胜区规划多从风景视觉角度进行,缺乏对生态环境的关注,难以满足景区发展要求。生态完整性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滨水带、流域生态系统保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对风景名胜区生态完整性的研究以及在规划中的应用,还尚未有相关研究。本论文综合了相关研究成果后,首先提出了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的特征和结构,由此提出明确的风景名胜区生态完整性概念及特征,创建能反映风景名胜区生态完整性理念的、可操作的评价方法,以及基于生态完整性评价的风景名胜区规划内容和方法。最后在此基础上,以广西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区为例进行了以风景区生态完整性评价为基础的规划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包括:(1)基于风景名胜区特有的生态系统特征,认为风景名胜区是一个景观人文生态系统,并提出“风景名胜区景观人文生态系统”这一概念,即:风景名胜区景观人文生态系统是指在风景名胜区内,自然生态系统和以人为主体的景观人文系统通过协同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系统,由自然...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保护—开发"之间的矛盾凸显
        1.1.2 风景名胜区现有规划的局限
        1.1.3 有关生态研究的重视
        1.1.4 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区的典型性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及实践
        1.3.1 风景名胜区研究概述
        1.3.2 生态完整性研究概述
2.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综合研究
        2.2.2 调查研究
        2.2.3 案例分析
    2.3 研究框架
3.风景名胜区生态完整性概念及特征
    3.1 风景名胜区生态完整性评价及规划的基础理论
        3.1.1 生态学理论
        3.1.2 环境规划理论
        3.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4 系统工程理论
    3.2 风景名胜区景观人文生态系统概念及特征
        3.2.1 风景名胜区景观人文生态系统概念
        3.2.2 风景名胜区景观人文生态系统结构
        3.2.3 风景名胜区景观人文生态系统功能
        3.2.4 风景名胜区景观人文生态系统特征
    3.3 风景名胜区生态完整性概念及特征
        3.3.1 风景名胜区生态完整性概念与内涵
        3.3.2 风景名胜区生态完整性外在特征
        3.3.3 风景名胜区生态完整性结构特征
        3.3.4 风景名胜区生态完整性功能特征
4.风景名胜区生态完整性评价内容及方法
    4.1 风景区生态完整性评价内容和途径
        4.1.1 评价内容与步骤
        4.1.2 评价手段与途径
    4.2 风景区生态完整性评价的指标体系
        4.2.1 评价指标设置和选择的原则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4.3 风景区生态完整性评价的标准
    4.4 风景区生态完整性评价方法
5.基于生态完整性的风景名胜区规划内容与方法
    5.1 基于生态完整性的风景名胜区规划功能
    5.2 基于生态完整性的风景名胜区规划原则
    5.3 基于生态完整性的风景名胜区规划程序与内容
        5.3.1 调查研究阶段
        5.3.2 制定目标阶段
        5.3.3 规划部署阶段
        5.3.4 规划优化与决策阶段
        5.3.5 规划实施监管与修编阶段
6.规划案例
    6.1 研究区概况
        6.1.1 自然地理条件
        6.1.2 历史沿革
        6.1.3 社会经济条件
        6.1.4 基础设施和基础工程条件分析
    6.2 规划定性定位、目标与原则
        6.2.1 定性定位
        6.2.2 规划目标
        6.2.3 规划原则
    6.3 生态完整性分析
        6.3.1 原则
        6.3.2 生态完整性评价的指标体系
        6.3.3 生态完整性分析
        6.3.4 权重确定
        6.3.5 生态完整性评价
    6.4 基于生态完整性的青秀山风景名胜区规划措施
        6.4.1 总体构思
        6.4.2 规划结构、分区与布局
        6.4.3 环境容量与游客量估算
        6.4.4 保护培育规划
        6.4.5 典型景观规划
        6.4.6 风景游赏规划
        6.4.7 游览设施规划
        6.4.8 基础设施规划
    6.5 规划后青秀山风景名胜区完整性水平预测
7.结论与探讨
    7.1 结论
    7.2 问题与探讨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风景名胜区定义探究[J]. 郝晋.  中国园林. 2007(04)
[2]生态系统完整性内涵及评价方法研究综述[J]. 黄宝荣,欧阳志云,郑华,王效科,苗鸿.  应用生态学报. 2006(11)
[3]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研究进展[J]. 张明阳,王克林,何萍.  热带地理. 2005(01)
[4]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改革的研究:一个俱乐部产品模型[J]. 朱建安.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4(05)
[5]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的景观生态效应——以南京市幕燕风景名胜区为例[J]. 蔡龙,赵清,丁登山.  地理研究. 2004(05)
[6]中国道路网与生态系统破碎化关系统计分析[J]. 李双成,许月卿,周巧富,王磊.  地理科学进展. 2004(05)
[7]以实效保护为先导的风景名胜区规划——淄博市田齐王陵景区的规划实践[J]. 周弦,陈秀刚.  规划师. 2004(07)
[8]试论风景名胜区经营权的转让[J]. 谢茹.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4)
[9]风景名胜区规划方案的层次分析法与熵技术评价[J]. 徐菲菲,刘沛林,白先春,宋平.  地理研究. 2004(03)
[10]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开发利用要防止的误区[J]. 仇保兴.  城乡建设. 2004(05)

硕士论文
[1]城缘风景名胜区规划初探[D]. 蒋万芳.重庆大学 2001
[2]旅游景区总体规划体系的理论探讨——以陕西省为例[D]. 邢晓梅.陕西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6746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6746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5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