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中国”隅隈边界
本文关键词:再议“中国”隅隈边界
【摘要】:近代以降,"中国"一直是学术界重新讨论、反思、辨析的"老而新"的概念,特别是如何定位"中国"的边界。西方"民族国家"(nation-state)有主权、领土、边界的现代国家强烈地撞击着"天下中国"之无际有疆(界)王朝形制,是为一。中华传统素以"农正"(农政)为本、为源,"乡土中国"成了共识性概念。"游牧"历史性地被"污名"、被忽略、被失忆,也因此被区隔于"汉族中国"之外,是为二。地理的多重指喻,将"中国西部"历史性地裂化为"中国/西域"的二元对峙结构之中。"游牧"的本义只是顺应自然环境的生计方式,由此演化出的"游牧文明",她一直是中华文明核心价值的组成部分,是为三。研究表明,以传统的"农耕""乡土"定位"中国"不妥,当以"农耕㧏游牧"定位之,也因此化解了一些历史的难题。
【作者单位】: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遗产研究中心";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 天下 民族国家 游牧 西域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阶段性成果(11&ZD123)
【分类号】:K901.4;C95
【正文快照】: “隅隈”,角边相交之谓也。屈子问天,天之大,重重叠叠,交叉错杂,谁能尽数?王逸注:“言天地广大,隅隈众多,宁有知其数乎?”1天文如此,地文如此,人文亦然。“中国”之大,做“天下”观,边界隅隈何在?今之“中国”,以民族为名,在隅隈错落、边界纵横中取其一。然语境所致,未必得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伦·梅吉尔;张旭鹏;;边界与民族国家[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12期
2 艾仁贵;;民族国家崛起的宏大叙事与范式重构——评《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J];世界民族;2010年02期
3 刘国锋;刘嘉树;李世源;;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双重效应[J];文史博览(理论);2010年04期
4 胡雪;杨咏梅;;对中国民族国家的认识[J];沧桑;2011年01期
5 纳日碧力戈;想象、分类、商品:民族国家与文化──R·福斯特《在全球同一中创造民族国家文化》一文评介[J];世界民族;1996年04期
6 陶东风;民族国家与文化认同[J];开放时代;1999年06期
7 许小青;双重政治文化认同的困境──解读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J];襄樊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8 李育民;论孙中山的民族国家构想[J];史学月刊;2002年02期
9 刘小新;民族国家文学[J];文艺评论;2003年04期
10 顾红亮;;“民族国家”语境中的个人图像[J];浙江学刊;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生;;试论20世纪亚洲民族国家建设中的群众与暴力[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中)[C];2006年
2 李鸿宾;;传统与近代的对接——从地域和民族角度论述中国传统王朝的近代境域[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岳蓉;;东南亚民族国家的建构问题综述[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贺金瑞;;百年共和的经验和启示:少数民族和民族宗教对现代中国的贡献和潜力研究——2012年度基地重大项目论证报告(节选)[A];共识(2012春刊07)[C];2012年
5 谢文庆;;殖民体制之后的东南亚:民族国家及其不同政见者(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6 马戎;;现代国家观念的出现和国家形态的演进[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8集)[C];2014年
7 徐蓝;;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主权保护[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8 韩琦;;为什么独立后的西属美洲没有建成统一的联邦国家?[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杨纪武;;一个毫无国家民族情感者的妄言——评茅于轼《以人为本,还是以国为本?》[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10 刘拥华;;游离的全球化与全球化政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浩;民族与民族国家的“大获全胜”[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李明浩;民族与民族国家的两大困惑[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许章润;民族国家体系的生命力[N];法制日报;2009年
4 明浩;民族国家——“现代性”下的魔鬼“园丁”[N];中国民族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牛锐 整理;民族国家建构应优先于民主制度完善[N];中国民族报;2007年
6 安东尼·吉登斯;全球时代的民族国家[N];中国民族报;2008年
7 李明浩;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阶段[N];中国民族报;2009年
8 李云龙;关注:21世纪民族国家的命运[N];中国民族报;2002年
9 卢露;区隔化制度的失败和民族国家的胜利(一)[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明浩;辛亥民族观的局限性及其超越[N];中国民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崔萌;民族国家的认同危机及其社会整合[D];山东大学;2015年
2 颜震;美国民族国家与帝国的双重构建(1776-1867)[D];吉林大学;2013年
3 敖福军;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阿嘎佐诗;从地方到民族国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辉;苏丹内战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7 宋荣超;20世纪初政论报刊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初期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涛;后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2 白霞;民族国家与超越民族国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覃焕;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文艺复兴[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宋羽雅;试析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关系中的悖论[D];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
5 曲海洋;少数民族与中国民族国家建设[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6 承凤凤;中国共产党与现代新型民族国家构建研究(1921-1949)[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7 陈元;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重塑[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8 雷艳;从“民族国家”到“公民国家”[D];西南大学;2009年
9 熊明清;想象长白山:民族国家建构视野下的东北区域政治文化解读[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10 卓旭春;论全球化时代的非政府组织[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再议“中国”隅隈边界
,
本文编号:513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513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