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云山屯防御性军屯到商业性商屯的转变
本文关键词:安顺市云山屯防御性军屯到商业性商屯的转变
【摘要】:以贵州屯堡民居古村落典型代表之一云山屯为例,通过对其最初的聚落形态以及至今商业性形态转变进行探讨,意从中探求云山屯村落独特形态形成的原因,同时提高人们对云山屯甚至屯堡文化的认知,对传承传统屯堡聚落文化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单位】: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聚落布局 地域特征 原因
【分类号】:K927.3;TU982.29
【正文快照】: 1历史概况以及地理简介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傅有德为征南将军,率30万大军从中原远征云南讨伐元朝残余势力梁王,史称“调北征南”。平定叛乱之后,为了防止当地少数民族部族反叛,稳定西南边疆,命令征南部队就地驻扎,垦荒耕作。又由于明代贵州山区人口稀少且少数民族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古永继;;从明代滇、黔移民特点比较看贵州屯堡文化形成的原因[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2期
2 吕红;六百年来的大明遗风——贵州屯堡文化[J];浙江档案;2004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立松;;屯堡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张世友;;明代乌江流域的移民活动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刘建浩;;石头与木头的对话、历史与现代的交融——贵州屯堡建筑景观特色保护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4 赵勇;;屯堡山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吴羽;龚文静;;屯堡文化研究述评[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2期
6 杨永福;;论元明清时期滇川黔桂毗邻地区的移民[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1期
7 李仕蓉;;贵州屯堡人族群互动的历史学解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5期
8 王子鹏;马晶琼;;浅析安顺屯堡建筑[J];华中建筑;2008年06期
9 严奇岩;;贵州未识别民族人口的分布特点和历史成因[J];民办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10 蒋晓昀;;贵州屯堡妇女服饰装饰纹样探析[J];美术大观;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燕平;;屯堡文化空间探析[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永福;滇川黔相连地区古代交通的变迁及其影响[D];云南大学;2011年
2 耿虹;安顺屯堡建筑环境景观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卢百可(Patrick Lucas);屯堡人:起源、记忆、生存在中国的边疆[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史利平;安顺屯堡社会组织的教育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郭振华;滇黔武术文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斯扬;“长平之战”诗作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陆叶;“孤岛文化”影响下的传统古村寨景观特色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慕笛;新农村建设下屯堡地戏的重塑[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刘青梅;文化旅游背景下的族群认同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0年
5 徐晨慧;安顺屯堡院落及其保护利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凯;安顺屯堡文化区城镇体系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陈顺祥;贵州屯堡聚落社会及空间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张琦;贵州屯堡文化村寨的特色及其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郑朝彬;自尊与自信: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钢涛;贵州屯堡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36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536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