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游牧圈与绿洲圈融合的分析——以《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为中心
本文关键词:天山游牧圈与绿洲圈融合的分析——以《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为中心
更多相关文章: 天山 特征 价值 游牧文化 绿洲文明 生活圈 历史地理学
【摘要】:天山作为亚洲中部最大的一座山脉和古代西域地区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历史价值。本文以松田寿男的《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一书为视角,探讨了独特的地理特征与历史价值,认为天山的存在并不仅是一道地理意义上的山脉,在历史上更重要的意义是游牧圈和绿洲圈两种不同生态圈的混沌地带之所在。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 天山 特征 价值 游牧文化 绿洲文明 生活圈 历史地理学
【分类号】:K928.6
【正文快照】: 松田寿男(Matsuda Hisao,1903-1983)日本著名东方学者。擅长中西交通史、中亚史、西域史。祖籍熊本县,出生在东京。毕生致力于西域史、中西交通史及中亚史等研究,著述甚丰,为日本中亚史、西域史学界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突破了前人仅从地理、民族学和语言学研究其历史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松弟;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半世纪回顾——读《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五十年》[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03期
2 梅莉;《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1949—1999)》出版[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10期
3 葛全胜;何凡能;郑景云;;中国历史地理学与“集成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滕兰花;;《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性学习模式初探——以“江南在哪里”为课例[J];文山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伊琳娜·科诺瓦洛娃;邢缓缓;;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若干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6 李国平;薛梅;;21世纪历史地理学发展面临新挑战[J];中国市场;2010年44期
7 王社教;冯勰;;十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的进展[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03期
8 卢祥亮;;《中国历史地理学·综述》评介[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2年01期
9 卢海龙;;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创新[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10期
10 毛曦;;历史地理学学科构成与史念海先生的历史地理学贡献[J];史学史研究;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尚义;李玉轩;马义娟;;从历史流域研究审视历史地理学的时代使命[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朱士光;;简论历史地理学对推进我国古代都城与城市研究的意义和作用[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毛曦;;全球史观与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范围的拓展[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士光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历史地理学中的“时空交织”观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王毅;历史地理学角度下的西南重工业发展策略[N];光明日报;2014年
3 吴松弟;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半世纪回顾[N];中华读书报;2001年
4 邹逸麟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历史地理学并非仅仅是一门基础性学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侯甬坚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历史地理学的由来及其延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耿翔 贺小巍;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学解读[N];陕西日报;2013年
7 华林甫;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概述[N];光明日报;2000年
8 辛德勇;史念海与中国历史地理学[N];光明日报;2001年
9 葛剑雄(作者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走向世界的中国历史地理学[N];解放日报;2002年
10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侯甬坚;历史地理学:拓展新的分支学科[N];社会科学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凌;历史地理学知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沈波;明代地理学与历史地理学[D];西北大学;2011年
3 苗峰;明清黄河流域元宵灯俗的历史地理学考察[D];暨南大学;2010年
4 王琳;紧张与亲密:环境史与历史地理学[D];山东大学;2006年
5 张露露;南宋历史地理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6 冯瑞;北宋历史地理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慈平;元代历史地理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狄三峰;2000~2012年中国大陆历史地理学研究之发展[D];扬州大学;2013年
9 张涛;中学历史地理知识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10 孔祥生;桥梁与环境[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61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561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