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传统聚落空间结构的均衡
发布时间:2017-07-20 04:10
本文关键词:湘西苗族传统聚落空间结构的均衡
【摘要】:传统聚落空间结构是人类和自然长期活动作用而形成的,并不是一个静止不变的概念,这就决定了聚落是以自然环境因素为基础,以人文环境因素为主导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相结合的综合体。湘西苗族聚落依山傍水而建,其形成并不过多依赖强制性手段,它是建立在农民自身的生产生活的需求、文化以及风水观念等因素的基础之上自发向一个稳定的结构状态发展而来。明清时期湘西苗族人口空前增长、开辟苗疆、发展水利工程以及引进外来作物等因素都推动着苗族传统聚落的演变。湘西苗族传统聚落以地缘为基础,以同一血缘而聚集,不断适应自然,不断的自我复制发散,最终形成了一个均衡的空间结构状态。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湖南工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关键词】: 湘西苗族 传统聚落 空间结构 均衡
【基金】:“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2013BAJ10B14-7)
【分类号】:K901.8
【正文快照】: 美国学者施坚雅认为:“中国人在长江中游定开发带来了经济发展,促使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工居最晚的一个亚区是沅江流域,城市建设落后,直商业得到空前发展。同时湘西人口的增长、土地的至中世纪为止,几乎没有什么进展。”(1)农耕文化背开垦以及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影响了苗族传统,
本文编号:5661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566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