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土司地名文化初探

发布时间:2017-07-26 13:16

  本文关键词: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土司地名文化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川东南 土司 地名 文化


【摘要】:本文从川东南地名出发,运用统计学与文献学相结合的方法,论析土司制度在川东南的实行对这一地区地名命名所产生的影响,同时又以地名为导向探寻相关的土司文化遗存。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川东南 土司 地名 文化
【基金】: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明清时期武陵民族走廊人口流动与生态变迁研究”(11CZS018)的资助
【分类号】:K928.6
【正文快照】: 土司制度是我国封建王朝在统一的领土内的某些地区(主要是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和杂居处),采取有别于汉族地区的措施而进行统治的一种制度,是由历代“羁縻政策”发展而来〔1〕。它大约兴于宋,发展于元,在明时进入鼎盛时期。自1949年以来,有很多的专家学者在研究这方面的取得了成就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玲;;毕节彝族土司与元明清中央政府的关系考论[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2 蒋新红;;清朝国家权力在西双版纳彝族地区的延伸——以倚邦土司为例[J];保山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黄南津;杨粒彬;;《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词汇频率分布研究[J];创新;2012年02期

4 贾霄锋;张艳丽;;冲击与回应:藏区土司和明中央政府的政治关系研究——以董卜韩胡土司为例[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5 李良品,崔莉;三峡地区科举时代的教育发展与人才分布[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6 丁世忠;土家族教育与儒家文化[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7 李良品;;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明代学校教育的发展、特点与深远影响[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8 向轼;;长阳土家族“跳丧”稳定传承之诱因探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李良品;;历史时期重庆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朱文惠;;1912—1940年康藏纠纷的多方对话——以康巴观点为例[J];中国藏学;2011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琪;;流动性与多样性——对云南德钦县的历史人类学考察[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怀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何威;河州土司何锁南家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伊利贵;民国时期西南“夷苗”的政治承认诉求[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余文兵;帝国深入西南边地[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李金花;士人与土司[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周红;湖南沅水流域古镇形态及建筑特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杨永福;滇川黔相连地区古代交通的变迁及其影响[D];云南大学;2011年

9 刘玲玲;贵州布依戏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10 冯昆思;试论云南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红流;民俗视野中的上林壮族师公戏[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廖红标;明清时期广西对外交通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蓝韶昱;中越边境土司社会互动与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杨琴;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研究广西壮拳的保护与发展[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郭书林;明代土兵述略[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福春;近代国家与游牧社会[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花;明代渝东南地区土司制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宏郡;明代四川地区巡检司分布变迁考[D];西南大学;2011年

9 徐丽;明清肇庆城市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D];暨南大学;2011年

10 赵晔;永胜土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新民;试评晚清川东南土家诗人陈汝燮和陈景星的诗歌创作[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2 蔡盛炽;;苗族开发川东南的贡献[J];民族论坛;1992年01期

3 蔡盛炽;汉文化的传播与川东南苗族的进步[J];民族论坛;1994年04期

4 杨庆镇;;中国“子”后缀地名的特点[J];社会科学辑刊;1988年04期

5 郑卫东;程良波;;地名信息[J];中国地名;2006年11期

6 杨健吾;川东南土家族苗族社会历史经济调查研究的新进展[J];天府新论;1990年02期

7 ;围绕“两个率先” 扎实做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J];中国地名;2006年09期

8 张永国;;关于土司制度研究中几个问题[J];贵州文史丛刊;1986年04期

9 扎西邓珠;;沪定藏语地名初探[J];西藏研究;1990年03期

10 白新民;;明清川东南土家诗人大观[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朝纲;;浅谈用中草药戒毒的体会[A];2002全国土家族苗族医药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2002年

2 何其捷;;出版的“约定成俗”刍议[A];新时期编辑活动特点探讨——中国编辑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选[C];2001年

3 何卫;卢学兰;梁南山;胡建军;陈涛;桑有顺;;四川省冬作马铃薯的发展状况[A];2006年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天厚;;长江口滨海湿地迁徙涉禽生态学研究[A];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三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潘江;;中国志留纪脊椎动物群的初步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5)[C];1987年

6 四川省杉木种子园科研协作组;朱益川;王德银;;杉木优良家系选择的研究[A];林木遗传改良讨论会文集(杉木、马尾松等树种)[C];1991年

7 叶少华;金淳泰;何原相;万正权;;滇东北大关地区的志留纪地层[A];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C];1983年

8 姚志刚;鲍征宇;;洞庭湖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环境生态地球化学研究[A];全国环境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陈英华;姬再良;;湘西中、晚奥陶世地层及其牙形石动物群[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文集(6)[C];1987年

10 刘美崧;;建平,

本文编号:576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576564.html

上一篇:张之洞故居寻踪  
下一篇:拯救古老的村落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7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