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土石山区驿马图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及人居适宜性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典型土石山区驿马图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及人居适宜性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居民点 空间分布 地理因子 ArcGIS 人居适宜性 土石山区
【摘要】:以具土石山区典型特征的驿马图地区为对象,在ArcGIS平台下,使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结合层次分析法,研究了土石山区人居环境适宜性分布规律及其评价体系。结果表明:驿马图居民点在高程为1 060~1 200 m、坡度为0~15°、坡向为平地或东南方向、距离道路为200 m的范围内的分布最多,其分布指数也处于优势区间,而居民点受河流的影响并不明显。结论:本研究所用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土石山区的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土石山区适宜建造居民点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河流两旁一定距离的低海拔、低坡度地区,而不适宜居住区主要集中在远离交通的高海拔区域。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关键词】: 居民点 空间分布 地理因子 ArcGIS 人居适宜性 土石山区
【分类号】:C912.4;K901.8
【正文快照】: 农村居民点是农业劳动者共同居住并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活动而聚集的定居场所[1-2],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点分布状态主要取决于居民的自发选择,这导致目前山区农村聚居点存在分散、难以集中的缺陷。尤其是在土石山区,居民点受到地形、交通、土壤、河流等因素的影响,居民点分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成元,吴绍洪,杨勤业;空间分析与自然地理综合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1期
2 闫庆武;卞正富;;基于GIS-SDA的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3期
3 李云强;齐伟;王丹;闫勇;路超;王娜娜;秦天天;;GIS支持下山区县域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研究——以栖霞市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年03期
4 杨庆媛,田永中,王朝科,周滔,刘筱非;西南丘陵山地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以重庆渝北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4年04期
5 柏延臣,李新,冯学智;空间数据分析与空间模型[J];地理研究;1999年02期
6 李鑫;甘志伍;欧名豪;黄琪;丑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与布局优化研究——以江苏省江都市为例[J];地理科学;2013年02期
7 马顺圣;陈守越;张沛琪;朱利群;卞新民;;城乡一体框架下城市发展生态适宜性评价[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8 王志城;汤江龙;章霞;沈剑;;基于GIS的资溪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9 于淼;边振兴;李建东;;RS与GIS支持下的桓仁县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孙华生;黄敬峰;金艳;邓睿;王杰;;基于GIS技术的县域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及其优化布局[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萍;汤庆新;张保华;;基于GIS和RS的山东冠县居民点景观格局特征变化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2 刘雪;刁承泰;张景芬;刘贵芬;申希兵;;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与土地整理研究——以重庆江津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3 彭刚;;基于模糊数学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4 赵栻泰;廖和平;;浅析农村居民点用地动态变化——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5 张淳;周方;张慧,
本文编号:6640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664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