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乡级地名的语源类型与分析
本文关键词:浙江省乡级地名的语源类型与分析
【摘要】:采用分类法、统计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制图法等对浙江省的乡级地名进行了分析,主要从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两个方面入手,利用图、表等详细地说明问题,总结出了浙江省乡级地名的命名规律,得出了浙江省的乡级地名大部分是以自然要素命名的,通过对浙江省乡级地名的研究,有助于让人们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地理环境因素对浙江省乡级地名的影响,加深人们对浙江省乡级地名的了解,为浙江省以后的经济发展、区域内的人地关系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乡级地名 语源类型 地理学分析 浙江省
【分类号】:K928.6
【正文快照】: 1引言地名是人们根据对乡级地名所在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状况来命名的。最早可以在先秦时期找到对地名的解释,直到南北朝时的郦道元所编著的《水经注》,可以看到全书中对地名渊源的解释超过1000多处,这本书可以说是对地名研究方面的著作,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古代地名研究趋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伍家平;论民族聚落地理特征形成的文化影响与文化聚落类型[J];地理研究;1992年03期
2 管彦波;;地名与民族的地理分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王彬;黄秀莲;司徒尚纪;;广东地名语言文化空间结构及景观特征分析[J];人文地理;2012年01期
4 任建兰;公平;;浅析地名的地域性[J];世界地理研究;2011年03期
5 邵宜;广东地名分布的特点及地名标准化问题[J];语文研究;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燕来;;北京地名和地域文化[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2 赵勇,张捷,秦中;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2期
3 孙艺惠;陈田;王云才;;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6期
4 刘沛林;近年来我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的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02期
5 王彬;司徒尚纪;;基于GIS的广东地名景观分析[J];地理研究;2007年02期
6 邓祖涛,陆玉麒,尹贻梅;山地垂直人文带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2期
7 车震宇;翁时秀;王海涛;;近20年来我国村落形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04期
8 马宇;江津乡镇地名的分类及文化内涵[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张振江;;水族村寨空间结构中的家族制约因素——以的远村寨为个案的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10 聂学艳;阎顺;;新疆自然地名特征[J];干旱区地理;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建华;西南聚落形态的文化学诠释[D];重庆大学;2010年
2 王绚;传统堡寨聚落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海滨;唐诗与西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未鹏;宋词与地域文化[D];苏州大学;2008年
5 马少春;环洱海地区乡村聚落系统的演变与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6 吕长凤;汉语专名词语系统及其在词汇系统中的层级性分布[D];南开大学;2012年
7 王乐君;黔东南苗族聚落景观历史与发展探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蓓;蚌埠市区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史铭琦;阜新地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朱青;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济宁地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永超;曲阜城区街巷名称的社会语言学考察[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秀丽;锡林郭勒盟地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琥;重庆市主城区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7 谭海华;A-ε-m模式下的地名命名机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8 周欣;老重庆街巷名称的语言与文化分析[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9 杨继玉;信阳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10 陈怀宇;古代大庾岭地区道路交通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祖孟;中国政区命名之分类研究[J];地理学报;1943年00期
2 王彬;司徒尚纪;;基于GIS的广东地名景观分析[J];地理研究;2007年02期
3 华林甫;论郦道元《水经注》的地名学贡献[J];地理研究;1998年02期
4 黄金龙,高伟;岭南地名文化的特色与地名管理[J];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11期
5 黄才贵;日本学者对贵州侗族干栏民居的调查与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1991年02期
6 管彦波;;地名与民族的地理分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丁石庆;达斡尔语地名的文化透视[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02期
8 李永年;论跨国民族地名的重合性与移动性[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02期
9 覃乃昌;“那”文化圈论[J];广西民族研究;1999年04期
10 潘其旭;从地名比较看壮族与泰族由同源走向异流——壮族文化语言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二[J];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慧蓉;中国地名和文化关系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慧丽;中医人才及中医著作的地理学分析[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蔷薇;京津冀历代人才的地理分布与区域分异[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77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777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