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地理学想象及其理论建构:以索亚为例
本文关键词:后现代地理学想象及其理论建构:以索亚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地理学想象 后现代主义 历史地理唯物主义 空间敏感性
【摘要】:随着后现代哲学思潮席卷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地理学想象"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也毫无例外地开始了后现代化进程。这种重构的批判人文地理学(或称为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在继续伸张空间意识的基础上,对空间性进行了本体论建构、现象学批判以及政治学诉求的三重理论建构。基于后现代地理学视角,"中国梦"作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性乌托邦想象与实践,它需要承担起未来想象和现实批判的双重功能,回应空间同质化与不平衡地理发展等重大的现实空间问题,增强制度和政策的空间敏感性。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地理学想象 后现代主义 历史地理唯物主义 空间敏感性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ZX012)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4YJC720021) 江苏省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4MLC002) 江苏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工程项目
【分类号】:K901
【正文快照】: 212013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2015-03-10如索亚(Edward W.Soja)所述,在长期以来的批判社会理论传统中,人们关注进步、迷恋历史,空间仅被理解为空洞的容器,并没有成为理论的焦点。而作为专门研究空间的学科,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德薇;郑杭生;;社会学如何想象——有关社会学基础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田奇恒;;理性视角下的被征地农民城市融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3 陈建明;;古典社会学的历史学因子及其后续:以涂尔干与韦伯为例[J];大家;2012年20期
4 王刚;;穿越西方马克思学神话 走向中国特色马克思学——基于对马克思的解读模式视角[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2期
5 曹文明;吕颖慧;;社会学理论的人文功能初探——兼论传统社会理论的传承与社会学理论的创新[J];东方论坛;2012年03期
6 张存俭;陆保良;;农民集体行动的过程与机制探析——以王庄村农民土地维权为例[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07期
7 杜辉;陈德敏;;环境法范式变革的哲学思辨——从认识论迈向实践论[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严利华;;新媒介与公共领域构建[J];东南传播;2009年02期
9 秦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一种社会理论吗?[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张兆曙;;农民日常生活视野中的城乡关系及其出路[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岳天明;郝世亮;;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研究及其意义——以新疆游牧少数民族妇女为例[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郭小平;;“风险传播”研究的范式转换[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陈德敏;杜辉;;环境法范式变革的哲学思辨——从认识论迈向实践论[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4 陈钢;;公共领域型变的传播学观照[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5 岳天明;郝世亮;;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研究及其意义——以新疆游牧少数民族妇女为例[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谷征;;“北京调查”三十年后再反思:兼论中美早期受众研究之比较[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张萱;;中国当代时政期刊话语演变原因探析——以“新闻生产机制”研究框架为视角[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0)——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新闻报道:中国媒体的理念、制度与技术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何绍辉;贫困、权力与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怀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汪玮;转型期中国乡镇民主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张路平;蔡龙云武学思想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9 侯素芳;个体权利视域中的教育现代性的正当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源源;义务教育教师职业城乡分层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亚丹;基于组织特性的我国现代大学学生管理制度取向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胡锦;语文教科书中族群文化选择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邵啸鹏;西北城市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变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万娟;信任视角下的武汉经济适用房分配制度[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岳天明;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宁冬梅;内蒙古A大学学生文化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林安源;韦伯的卡理斯玛理论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8 顾辉;皖南皖北村落社会阶层结构分析[D];安徽大学;2006年
9 徐刚;重述五四与“当代文学”的合法性论证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池慧灵;农村居民患病行为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之沧;;论后现代地理学的空间概念[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孙惠南;发展有特色的中国现代地理学[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3 王祥珩;;现代地理学新的发展方向[J];热带地理;1990年04期
4 李雅丽;;伊朗现代地理学的起源与发展[J];人文地理;1993年01期
5 杨吾扬,张超,,徐建华;谈谈现代地理学中的数量方法与理论模式(上)[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6年01期
6 杨吾扬,张超,徐建华;谈谈现代地理学中的数量方法与理论模式(下)[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6年02期
7 段杰 ,李江;现代地理学基本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嘉应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8 毛汉英;《现代地理学辞典》征求预订[J];地理研究;1990年02期
9 李德美;;现代地理学[J];地理译报;1982年02期
10 王铮,丁金宏,章可奇,沈建法,吴必虎;论现代地理学对象、内容、结构和基本方法[J];地理研究;199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阳生;;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微观极”方向——微观地理学及其应用[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晓峰;文明论与中国地理学的近代转身[N];中华读书报;2012年
本文编号:779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779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