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乡村回族社区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2 08:47

  本文关键词:乡村回族社区变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产变迁 生活变迁 回族 南川村


【摘要】: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促进各民族地区经济的协调与保持社会的稳定,已经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课题。我国是个农业人口大国,在城市化加速的今天,乡村社会转型、乡村社区发展引发的各种矛盾,是当前乡村地理学和乡村社会学等学科最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选取了回族乡村社区——张家川县南川村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生产和生活等方面变迁作为切入口,通过对南川村社区变迁的利弊分析,探索社区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建设民族社区的一些策略,从而推动民族社区和谐发展。 论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阐述了课题背景、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容、方法以及指导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对南川村回族社区的变迁研究,包括第二章——第四章。第二章研究社区概况,从回族起源,回族社区的特点,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社区的地理位置及概况,介绍了南川村回族社区。第三章从生产制度、产业结构的变迁和能源利用结构的变化三个不同角度分析南川村在生产方面的变迁。第四章从宗教生活的演化、权力结构的演化、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人口变化、聚落空心化、主观生活质量的变化等多角度分析了南川村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变迁。 第三部分变迁的机制分析和结论即第五、六章,挖掘出南川村回族社区变迁的动力机制,总结全文,分析社区变迁的利弊,从而得出社区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指出研究的不足,并对下一步的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生产变迁 生活变迁 回族 南川村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928.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导论8-20
  • 1.1 研究背景及学术意义8
  • 1.2 相关研究与文献简述8-11
  • 1.3 研究理论与方法11-18
  • 1.3.1 研究理论11-15
  • 1.3.2 农村社区演化的动力15-17
  • 1.3.3 研究方法17-18
  • 1.3.4 研究对象的选取18
  • 1.4 研究思路和预期目标18-20
  • 2 研究社区概况20-24
  • 2.1 研究对象的选取20-21
  • 2.2 张家川回族起源21-22
  • 2.3 回族社区的特点22-23
  • 2.4 研究社区的地理位置及概况23-24
  • 3 南川村在生产方面的变迁24-32
  • 3.1 生产制度的变迁24-26
  • 3.1.1 改革开放之前24
  • 3.1.2 改革开放以后24-26
  • 3.2 产业结构的变迁26-32
  • 3.2.1 改革开放之前26
  • 3.2.2 改革开放之后26-32
  • 4 南川村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变迁32-42
  • 4.1 宗教生活的演化32-33
  • 4.2 权力结构的演化33-35
  • 4.3 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35-36
  • 4.4 人口变化36-39
  • 4.4.1 人口素质及人口增长37-38
  • 4.4.2 人口迁移38-39
  • 4.5 聚落的空间和景观变迁及山腰聚落空心化39-40
  • 4.6 主观生活质量的变化40-42
  • 4.6.1 总体生活满意度分析40-41
  • 4.6.2 领域满意度分析41-42
  • 5 南川村回族社区变迁的动力机制分析42-47
  • 5.1 内动力——来自于农民43-44
  • 5.1.1 重视子女的文化教育,,加大教育投入43
  • 5.1.2 农民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43-44
  • 5.2 农村社区发展的外动力44-47
  • 5.2.1 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和商品经济促使南川村村社会转型44-45
  • 5.2.2 人地矛盾的压力45
  • 5.2.3 制度变迁与政府干预减少45
  • 5.2.4 国家政策的扶持45-47
  • 6 社区变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解决途径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47-52
  • 6.1 促进现代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糅合,提高民族素质47-48
  • 6.2 农业——合作化下的以养殖业为主的生态农业48
  • 6.3 工商业——发挥民族优势发展民族工商业48-50
  • 6.4 发展社区经济,提高社区服务功能,建设新农村和谐社区50-52
  • 6.4.1 加强南川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50
  • 6.4.2 加强南川村社区社会管理50-51
  • 6.4.3 完善南川村村社区服务功能51-52
  • 创新和不足之处、展望52-53
  • 参考文献53-55
  • 致谢55-56
  • 附图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晓华,华波,周显祥,张婷;中国乡村社区地理学研究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4期

2 石忆邵;乡村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学报;1992年01期

3 杨文炯;互动、调适与重构:都市生境下的回族传统与现代化[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丁志铭;农村社区空间变迁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5 杨文炯;Jamaat地缘变迁及其文化影响──以兰州市回族穆斯林族群社区调查为个案[J];回族研究;2001年02期

6 陈忠祥;宁夏回族社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变迁[J];人文地理;2000年05期

7 王丽华;俞金国;张小林;;国外乡村社会地理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6年01期

8 马宗保,金英花;乡村回族社区的权力结构及其功能——以宁夏南部的单家集村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寇全安;黄土高原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836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836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0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