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气象影响文艺:从结构决定论到文化生产论

发布时间:2017-09-21 17:02

  本文关键词:气象影响文艺:从结构决定论到文化生产论


  更多相关文章: 气象 文艺 结构决定论 文化生产 文艺地理学


【摘要】:传统文艺地理学对于气象与文艺关系的研究多关注于气候地理决定文艺风格和文艺精神的宏观性考察,而忽视话语、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的中介作用,由此,文化生产论就成为一种趋势。文化生产论既考虑了文艺与气象关系的历史范畴,也重新审视了文艺地理学传统方法在当代的适用性问题。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关键词】气象 文艺 结构决定论 文化生产 文艺地理学
【分类号】:K901.6
【正文快照】: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气象对于文艺的影响就一直存在着。但是,我们当前究竟运用何种方法来考察气象与文艺的关系,却是一个问题。一在历史上,人们对于气象与文艺关系的讨论,多限于植物学意义上气象直接影响文艺一面。它具有较强的环境结构决定论倾向,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主义方法论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小新;;文学地理学:从决定论到批判的地域主义[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2 王东;;论气象与文艺的关系[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兼谈文学的地域性[J];学术月刊;2003年09期

4 于希贤;地理环境变迁与文学思潮更迭——西周至魏晋南北朝文风演变与地理环境关系[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锋;;清代学人论《抱朴子》[J];安徽史学;2007年02期

2 郭雪峰;;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几点解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梅运生;皇甫谧《三都赋序》之真伪及其价值趋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闻娱;本雅明技术复制艺术理论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詹伟强;;宋代江西文学家地域分布分析方法浅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6 郭燕茹;;言语妙天下——曹丕散文赏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7 黄裳裳;;理解“典型环境”观念的理性基础及多元视角[J];安徽文学论文集;2005年00期

8 胡功胜;;人性的解蔽及其话语策略——论鲁彦周的长篇遗作《梨花似雪》[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毕红刚;;中国文学自觉考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赵白生;“我与我周旋”——自传事实的内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裳裳;;理解“典型环境”观念的理性基础及多元视角[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2 董学文;;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说与文学本质问题——兼及“审美意识形态论”分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3 马龙潜;;对文艺、审美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的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4 王杰;;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李树榕;;艺术是“特殊的意识形态”吗?——对艺术本质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6 赵联赏;;朱元璋对明代冕服制度的影响[A];明太祖与凤阳[C];2009年

7 杨赛;;中国音乐美学范畴及其理论体系[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8 邓志伟;;孟子的同心观[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9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因假借误释词条举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孙尊章;徐凌;;“不以其道得之”再探[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阳;清代中期扬州学派文学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4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姜南;云南诸葛亮南征传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金坡;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欣;师陀论[D];兰州大学;2011年

8 李红岩;魏晋南北朝困厄文人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化晓方;西汉散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熊江梅;六朝文体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2 何丽;两宋的僧诗批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美迪;庾信后期心态与诗赋创作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艳芳;皮日休吴地创作与吴文化关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金颐;自我表达的视觉呈现[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6 沈卉;互联网时代下“山寨”视频短剧考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晓鹏;美学视域下的后现代广告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任江维;陶渊明诗歌典型意象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徐海晓;汉魏六朝赋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霍胜侠;20世纪西方含混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曾大兴;;中外学者谈气候与文学之关系[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2 初清华;;“气象文学”刍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895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895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f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