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景观更替与城市区片地名的生命力——以上海棚户区地名为例

发布时间:2017-09-22 04:23

  本文关键词:景观更替与城市区片地名的生命力——以上海棚户区地名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 区片地名 景观 生命力 上海


【摘要】:城市区片地名作为链接传统乡镇地名体系与现代城市地名体系的地名类别,具有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但因其内部存在着地名起源时的自然、人文环境差异,以及后来演变过程中的地理范围和文化内涵上的层级差异,城市区片地名的生命力不可一概而论。本文以上海城市的棚户区地名在最近半个世纪以来《新民晚报》中的使用状况为例,并结合上海城市景观与空间演变的历史过程,对城市区片地名的生命力差异进行分析。结论认为:长期徘徊在城乡过渡地带的传统村落名,易于在城市化初期由于景观的自然过渡而暂时充当城市地名系统中的低级别区片地名,但一般将随着城市旧区改造的进程和原所依附景观实体的消失而逐渐消亡。而一些景观内涵丰富、与地域传统文化内涵密切相关的乡村、市镇地名,则一般能够发展成为具有文化影响力并可长期延续的高级别城市区片名。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关键词】城市 区片地名 景观 生命力 上海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近代以来上海棚户区的历史地理与文化心态》(11FZS012) 上海市哲社规划项目《上海城市化时期水网与聚落变化的空间过程研究(1843-2010)》(2011BLS005)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重点项目《开埠以来上海水乡景观蜕变的过程及人地关系研究》(12ZS115)
【分类号】:K901;P281
【正文快照】: 一引言:城市区片地名的研究价值如果截取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作为观察的区间,可以发现地名的变化大致分为两种:其一,一个源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所覆盖的空间范围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但其读音、字形等外在形式不变,一直为社会大众所使用,例如,民国时期的“上海市”与今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牟子谦!福建省建瓯市鼓楼后44号,353100;地名趣谈[J];地图;1999年03期

2 王彬;司徒尚纪;;基于GIS的广东地名景观分析[J];地理研究;2007年02期

3 王彬;岳辉;;GIS支持的广东地名景观EOF模型分析[J];地理科学;2007年02期

4 李道义;多层面、多角度、多视点地认识地图——《地图寻绎》评介[J];测绘通报;200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青格乐;东乌珠穆沁旗蒙语地名自然背景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98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898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d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