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哲伦:文化身份的探求与应变
发布时间:2017-11-23 02:24
本文关键词:黄哲伦:文化身份的探求与应变
【摘要】: 黄哲伦(David Henry Huang)是近二十年来美国华裔文坛和百老汇戏剧舞台上的活跃者。他是历史上第一位获得美国最高戏剧奖项——“托尼奖”的华裔。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第一部作品《新移民》开始,到九十年代《金童》和《寻找中国城》的问世,黄哲伦着眼于华裔的现实生存环境,在“文化身份”这个主题上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他不仅从移民、性别、种族等多个角度对华裔的文化身份进行了探究,还敢于挑战长期以来美国社会对华人的固有偏见,创作出了旨在颠覆东西方文化认知错位的佳作《蝴蝶君》。黄哲伦善于在作品中结合东西文化,提倡用自由的观点看待处在不断变化中的文化身份,在种族和文化冲突的世界背景下显示出了独特的意义。 本文第一章论述黄哲伦的写作背景,分析文化身份的构成因素。第二章以黄哲伦早期的作品“美华三部曲”为基础,展示他在华裔文化身份探索中所取得的初步成就。第三章描述黄哲伦创作《蝴蝶君》的动因以及《蝴蝶君》中深刻的身份内涵,是黄哲伦在文化身份问题上的成功突破。第四章论述黄哲伦在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在文化冲突和身份认同问题上的应变之举,着重分析《金童》和《寻找中国城市》这两部作品,展现了他自由和平和的文化身份观。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837.12;I71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哲伦;李筱怡;;1994年4月15日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演讲(节选)[J];作家;2008年07期
,本文编号:1216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1216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