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军事论文 >

军队转业干部人才资源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0 00:16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释放了经济的活力,也带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建立并日益完善,我国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经济社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也日益现代化。但是两者之间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地方。方面,军队转业干部流向地方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军队转业干部人才资源的开发却面临诸多困境。军队转业干部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资源,但是这种人才资源由于是在长期的军队生涯中培养起来的,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也存在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对军队转业干部人才资源进行有效地开发,把军队转业干部这种独特的具有自身优势的人才资源从潜在的优势资源转变为现实的优势资源就成了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而这也正是本文所要分析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第一部分对人才资源和人才资源开发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引出军队转业干部人才资源开发的问题,在对军队转业干部人才资源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军队转业干部人才资源的独特特征,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军队转业干部人才资源开发的必要性。本文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分析了军队转业干部人才资源开发的现状,归纳出军队转业干部人才资源开发所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开发力度不大,开发渠道不畅和合理使用程度不高三个方面,并认为当前军队转业干部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军队转业干部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军队转业干部人才资源开发的统筹不够和对军队转业干部人才资源开发的管理不善。本文第三部分在对我国军队转业干部人才资源开发的问题和原因有所认识的基础上,试图借鉴美国、俄罗斯、德国和印度军队退役军官人才资源开发的经验,为我国军队转业干部人才资源开发提供参考。认为外国的军队退役军官人才资源开发的共同特点是培训体系完善,服务机构健全和经济补偿优厚等。本文第四部分在借鉴国外军队退役军官人才资源开发的经验基础上,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和具体国情提出了我国军队转业干部人才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并提出了改进我国军队转业干部人才资源开发体系的对策和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E2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连仁;军转干部是重要的人才资源[J];中国人才;2004年02期

2 寇宪祥;积极开发军转干部人才资源[J];中国人才;2004年04期

3 吕少卿,龚波;美军军官退役制度简介[J];中国人才;2005年04期

4 刘京州;对军转安置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人才;2005年06期

5 解卫东;俄罗斯退役军官安置制度简介[J];中国人才;2005年06期

6 孟李,彭军荣;印度军人退役安置主要做法[J];中国人才;2005年10期

7 张合林;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设想[J];中国人才;2005年18期

8 朱斯炜;吴益;;干部转业安置工作要把握好“四性”[J];中国人才;2006年24期

9 范军;;德军退役制度简介[J];中国人才;2006年24期

10 宁永鑫;;转业干部应该树立几种观念[J];中国人才;2008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厅厅长 赵永贤;[N];中国人事报;2007年

2 滕安;[N];组织人事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忠伟;论我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制度的改革[D];吉林大学;2005年

2 李孝军;试论中国军官退役制度改革[D];浙江大学;2005年

3 高盛蔷;新时期军人退役安置制度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祁智宏;中国退役军人经济补偿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07年

5 杨彪;从自主择业看我国军队转业干部的人力资源开发[D];贵州大学;2008年

6 朱娟英;军转干部人力资源开发[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067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26067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9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