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装备管理干部在职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发布时间:2021-05-10 21:48
20世纪以来,以先进的武器系统的研制和配备为先导,一场涉及武器系统、军事理论和军队编制体制等军事领域的重大变革,正在世界主要军事大国迅速展开。军事装备作为战争的物质基础,是构成军队及其战斗力的基本要素,对战争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军军事装备已经实现了从仿制到自行研制、从常规到尖端、从陆军到多军兵种的划时代转变,已经形成了系统较为配套、结构较为完整的新一代武器装备体系,为增强军队在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装备和技术保障。由军事变革引起的装备飞跃式发展,势必带来如何提升军事装备管理人才综合素质的课题,才能确保军事装备管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跟上军队现代化建设需求。工作实践是造就人才成长的沃土,催生人才辈出的动力。充分发挥人才效益,实现人才价值提升,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在职培养机制,研究探索符合现实特点的在职培养途径和方法,为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军事装备管理干部提供根本保证。目前,我军军事装备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时期,形成了以高技术质量建设为标志的竞争新态势。军事装备也呈现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装备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当前,军事装备管理干部培养、使用等...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1.3 论文的主要结构
2 军事装备管理干部的现状
2.1 素质现状
2.1.1 装备管理干部学历水平相较于国际水平整体偏低
2.1.2 装备管理干部专业视野较窄
2.2 管理现状
2.2.1 装备管理干部激励机制仍在建立
2.2.2 装备管理干部存在流失
3 军事装备管理干部在职培养的基本思路
3.1 军事装备管理干部的来源及特点
3.2 树立新型在职培养理念
3.2.1 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观
3.2.2 确立终身教育观
3.2.3 确立超前的人才教育观
3.3 确立新型在职培养目标
3.3.1 树立过硬的政治素质
3.3.2 打造复合的知识结构
3.3.3 培养旺盛的创新能力
3.3.4 夯实合格的身心素质
3.4 确立新型的在职培养机制
3.4.1 要优化在职培养专业,增新去旧
3.4.2 加快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
3.4.3 加强培养教员队伍素质质量建设
4 军事装备管理干部在职培养途径
4.1 军事装备管理干部在职培养类型
4.1.1 岗位培养
4.1.2 学历培养
4.2 军事装备管理干部在职培养内容
4.2.1 政治理论培养
4.2.2 政策法规培养
4.2.3 专业技术培养
4.2.4 作实践培养
4.3 军事装备管理干部在职培养环节
4.3.1 预测与谋划环节
4.3.2 计划与组织环节
4.3.3 控制与协调环节
4.3.4 监督与指导环节
5 军事装备管理干部在职培养方法
5.1 网络培养法
5.2 集中培训法
5.3 专题研究法
5.4 训练模块组合法
5.5 实践锻炼法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创建军队科技人才退出机制的思考[J]. 刘凯.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6(05)
[2]论军队人力资源管理中战略性激励机制的引入[J]. 刘宁. 军事经济研究. 2006(02)
[3]浅论进一步完善军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 连飞. 中国科技信息. 2005(24)
[4]发挥福利待遇对军事高科技人才的引力与凝聚作用[J]. 曹廷泽. 中国人才. 2005(06)
[5]论世界新军事变革趋势和中国新军事变革[J]. 熊光楷. 外交学院学报. 2004(02)
[6]对提升新型军事人才科技素质的思考[J]. 朱方琴.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2004(03)
[7]论军事人力激励机制的改进[J]. 何铁彦.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2(05)
[8]论企业组织的激励机制及其设计[J]. 刘正周. 当代财经. 2000(06)
[9]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职务分析系统[J]. 何辉. 理论前沿. 2000(05)
[10]企业如何激励员工[J]. 孙琳. 中国流通经济. 2000(01)
硕士论文
[1]对军队专业技术军官的激励研究[D]. 郑德岩.华中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80117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1.3 论文的主要结构
2 军事装备管理干部的现状
2.1 素质现状
2.1.1 装备管理干部学历水平相较于国际水平整体偏低
2.1.2 装备管理干部专业视野较窄
2.2 管理现状
2.2.1 装备管理干部激励机制仍在建立
2.2.2 装备管理干部存在流失
3 军事装备管理干部在职培养的基本思路
3.1 军事装备管理干部的来源及特点
3.2 树立新型在职培养理念
3.2.1 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观
3.2.2 确立终身教育观
3.2.3 确立超前的人才教育观
3.3 确立新型在职培养目标
3.3.1 树立过硬的政治素质
3.3.2 打造复合的知识结构
3.3.3 培养旺盛的创新能力
3.3.4 夯实合格的身心素质
3.4 确立新型的在职培养机制
3.4.1 要优化在职培养专业,增新去旧
3.4.2 加快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
3.4.3 加强培养教员队伍素质质量建设
4 军事装备管理干部在职培养途径
4.1 军事装备管理干部在职培养类型
4.1.1 岗位培养
4.1.2 学历培养
4.2 军事装备管理干部在职培养内容
4.2.1 政治理论培养
4.2.2 政策法规培养
4.2.3 专业技术培养
4.2.4 作实践培养
4.3 军事装备管理干部在职培养环节
4.3.1 预测与谋划环节
4.3.2 计划与组织环节
4.3.3 控制与协调环节
4.3.4 监督与指导环节
5 军事装备管理干部在职培养方法
5.1 网络培养法
5.2 集中培训法
5.3 专题研究法
5.4 训练模块组合法
5.5 实践锻炼法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创建军队科技人才退出机制的思考[J]. 刘凯.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6(05)
[2]论军队人力资源管理中战略性激励机制的引入[J]. 刘宁. 军事经济研究. 2006(02)
[3]浅论进一步完善军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 连飞. 中国科技信息. 2005(24)
[4]发挥福利待遇对军事高科技人才的引力与凝聚作用[J]. 曹廷泽. 中国人才. 2005(06)
[5]论世界新军事变革趋势和中国新军事变革[J]. 熊光楷. 外交学院学报. 2004(02)
[6]对提升新型军事人才科技素质的思考[J]. 朱方琴.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2004(03)
[7]论军事人力激励机制的改进[J]. 何铁彦.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2(05)
[8]论企业组织的激励机制及其设计[J]. 刘正周. 当代财经. 2000(06)
[9]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职务分析系统[J]. 何辉. 理论前沿. 2000(05)
[10]企业如何激励员工[J]. 孙琳. 中国流通经济. 2000(01)
硕士论文
[1]对军队专业技术军官的激励研究[D]. 郑德岩.华中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80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180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