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装甲团作战指挥能力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7 04:27
当前,全军部队正着眼提高核心军事能力,在军事训练转变中牢固树立信息主导理念,加大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的力度,提高部队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作战指挥能力是作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打赢目标的关键因素。装甲兵是陆军的主战兵种,装甲团是装甲兵部队基本战术单位,在信息化战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用。开展信息化条件下装甲团作战指挥能力评价研究,对提高装甲团作战指挥能力,适应未来作战需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课题研究过程中:阐述了信息化条件下装甲团作战指挥能力的概念、特征和构成要素;根据信息化条件下装甲团可能担负的作战任务,从作战指挥过程角度,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装甲团所需的作战指挥能力;依据系统理论原理,采用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信息化条件下装甲团作战指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运用灰色聚类法构建了信息化条件下装甲团作战指挥能力评价模型,对某装甲团的作战指挥能力进行了试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课题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努力探求装甲团作战指挥能力建设的新思路。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为完善装甲兵部队作战指挥评价理论与...
【文章来源】: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依据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依据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 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 信息化条件下装甲团作战指挥能力评价概述
2.1 装甲团作战指挥能力
2.1.1 装甲团作战指挥能力的概念
2.1.2 装甲团作战指挥能力的特征
2.1.3 装甲团作战指挥能力的构成要素
2.2 装甲团作战指挥能力评价
2.2.1 评价的相关定义
2.2.2 评价的理论方法
2.2.3 评价的主要功能
第三章 信息化条件下装甲团作战指挥能力需求分析
3.1 信息化战争中装甲团的地位作用
3.1.1 装甲团是信息化战争中重要的突击作战力量
3.1.2 装甲团是信息化战争中重要的机动作战力量
3.1.3 装甲团是信息化战争中重要的军事威慑力量
3.2 信息化条件下装甲团可能担负的作战任务
3.2.1 摧毁敌重要作战目标
3.2.2 正面突击和纵深打击
3.2.3 我地面关节点的防御
3.2.4 穿插分割和迂回攻击
3.2.5 国内平暴及国际维和
3.3 信息化条件下装甲团应具备的作战指挥能力
3.3.1 信息掌控能力
3.3.2 谋划决策能力
3.3.3 组织计划能力
3.3.4 控制协调能力
第四章 信息化条件下装甲团作战指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4.1.1 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4.1.2 完整性与重点性相结合
4.1.3 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
4.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
4.2.1 分解指标,拟制方案
4.2.2 归类合并,进行筛选
4.2.3 理论推导,专家咨询
4.2.4 多方论证,形成结论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编码
4.3.1 编码位数的确定
4.3.2 各级指标编码的规定
4.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4.1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4.4.2 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立指标权重
第五章 信息化条件下装甲团作战指挥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和运用
5.1 灰色聚类分析
5.1.1 灰色聚类法
5.1.2 白化权函数
5.2 基于灰色聚类法的装甲团作战指挥能力评价模型
5.2.1 获取评价指标的评分样本矩阵
5.2.2 确定评价灰类及灰数的白化权函数
5.2.3 计算指标的灰色评价权矩阵
5.2.4 计算各级综合评价级别值
5.3 实例运用与分析
5.3.1 建立评价矩阵
5.3.2 计算评价系数
5.3.3 综合评价计算
5.3.4 评价结果分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防空体系作战能力灰色聚类评估[J]. 田秀丽,纪玲利,马宏刚,崔亦斌. 现代防御技术. 2006(02)
[2]对建立作战指挥能力参数的思考[J]. 陶国生,何勇明. 领导科学. 2003(05)
[3]能力价值观初探[J]. 戚书平.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2)
[4]属性数学-属性测度和属性统计[J]. 程乾生.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1998(02)
[5]防空群指挥能力评估指数模型研究[J]. 谢永亮,单兆春,郭栋,刘爽. 战术导弹控制技术. 2007 (01)
硕士论文
[1]高速公路企业运营效益风险评价研究[D]. 刘肇城.长沙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91074
【文章来源】: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依据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依据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 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 信息化条件下装甲团作战指挥能力评价概述
2.1 装甲团作战指挥能力
2.1.1 装甲团作战指挥能力的概念
2.1.2 装甲团作战指挥能力的特征
2.1.3 装甲团作战指挥能力的构成要素
2.2 装甲团作战指挥能力评价
2.2.1 评价的相关定义
2.2.2 评价的理论方法
2.2.3 评价的主要功能
第三章 信息化条件下装甲团作战指挥能力需求分析
3.1 信息化战争中装甲团的地位作用
3.1.1 装甲团是信息化战争中重要的突击作战力量
3.1.2 装甲团是信息化战争中重要的机动作战力量
3.1.3 装甲团是信息化战争中重要的军事威慑力量
3.2 信息化条件下装甲团可能担负的作战任务
3.2.1 摧毁敌重要作战目标
3.2.2 正面突击和纵深打击
3.2.3 我地面关节点的防御
3.2.4 穿插分割和迂回攻击
3.2.5 国内平暴及国际维和
3.3 信息化条件下装甲团应具备的作战指挥能力
3.3.1 信息掌控能力
3.3.2 谋划决策能力
3.3.3 组织计划能力
3.3.4 控制协调能力
第四章 信息化条件下装甲团作战指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4.1.1 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4.1.2 完整性与重点性相结合
4.1.3 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
4.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
4.2.1 分解指标,拟制方案
4.2.2 归类合并,进行筛选
4.2.3 理论推导,专家咨询
4.2.4 多方论证,形成结论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编码
4.3.1 编码位数的确定
4.3.2 各级指标编码的规定
4.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4.1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4.4.2 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立指标权重
第五章 信息化条件下装甲团作战指挥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和运用
5.1 灰色聚类分析
5.1.1 灰色聚类法
5.1.2 白化权函数
5.2 基于灰色聚类法的装甲团作战指挥能力评价模型
5.2.1 获取评价指标的评分样本矩阵
5.2.2 确定评价灰类及灰数的白化权函数
5.2.3 计算指标的灰色评价权矩阵
5.2.4 计算各级综合评价级别值
5.3 实例运用与分析
5.3.1 建立评价矩阵
5.3.2 计算评价系数
5.3.3 综合评价计算
5.3.4 评价结果分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防空体系作战能力灰色聚类评估[J]. 田秀丽,纪玲利,马宏刚,崔亦斌. 现代防御技术. 2006(02)
[2]对建立作战指挥能力参数的思考[J]. 陶国生,何勇明. 领导科学. 2003(05)
[3]能力价值观初探[J]. 戚书平.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2)
[4]属性数学-属性测度和属性统计[J]. 程乾生.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1998(02)
[5]防空群指挥能力评估指数模型研究[J]. 谢永亮,单兆春,郭栋,刘爽. 战术导弹控制技术. 2007 (01)
硕士论文
[1]高速公路企业运营效益风险评价研究[D]. 刘肇城.长沙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91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191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