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军转干部自主择业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8 03:06
军队是捍卫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的钢铁长城,军人的利益始终是与国家保持一致的。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是国家和军队的一项重要制度。军队转业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军队转业干部为国防事业、军队建设做出了牺牲和贡献,应当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尊重、优待。我国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制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体系。自2001年起,国家对军队转业安置办法进行了实质性变革,允许具备相应条件的军队干部推出现役自主择业,这是党和国家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做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作为新生事物的自主择业安置办法无论是在政策制度层面还是在实际贯彻执行层面都出现了一些问题。政策设计层面的主要问题是现有政策的立法层次不够高、基本生活保障措施在制度设计上不够科学合理、部分规定不够明确且操作性较差、个别条款不健全存有隐患、部分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门槛高不配套等;政策执行层面的主要问题是国家对政策宣传不够、地方各级管理服务机构建设和制度建设不健全、管理服务工作水...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3 运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1.4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 自主择业政策分析
2.1 自主择业政策的历史沿革
2.2 自主择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2.3 自主择业政策的重大意义
2.4 自主择业政策的不足之处
第三章 自主择业政策在济南市的执行情况
3.1 2001-2007年期间济南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情况
3.2 济南市政府贯彻落实自主择业政策的主要做法
3.3 执行自主择业政策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 改进军转干部自主择业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细化配套政策,加大自主择业政策的引导、扶持和保障力度
4.2 加强培训和推介、健全保障体系,扶持更多的自主择业干部就业
4.3 创新理念、转变方式,提高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管理服务水平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军军人素质保障机制的特点与启示[J]. 孙静,吴炳泉,邓秋艳. 军事经济研究. 2008(12)
[2]第二战场铸辉煌——全国转业干部创业典型黄涛自主择业三部曲[J]. 李国征.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08(08)
[3]美国军人退伍安置法律制度研究(一):法理基础与历史演变[J]. 杨永康.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8(01)
[4]自主择业安置政策效果的分析与思考[J]. 胡磊. 军事经济研究. 2006(04)
[5]军转安置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J]. 郭万江,孙世君. 中国人才. 2005(12)
[6]反馈原理在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兼论工会信息在经济稳定中的地位与作用[J]. 张志伟.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5(01)
[7]添温送暖择业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纪实[J]. 郭万江,孙世君. 中国人才. 2004(06)
[8]走宽自主择业之路——自主择业转业干部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 池天亮,张建山. 中国人才. 2004(05)
[9]退役军官就业保护:模式选择与建构[J]. 廖国庚.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03)
[10]对军转安置改革的辩证思考[J]. 苏虹.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2000(04)
硕士论文
[1]军队转业干部自主择业服务研究[D]. 周述辉.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
[2]当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中自主择业政策分析[D]. 曾化波.厦门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11125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3 运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1.4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 自主择业政策分析
2.1 自主择业政策的历史沿革
2.2 自主择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2.3 自主择业政策的重大意义
2.4 自主择业政策的不足之处
第三章 自主择业政策在济南市的执行情况
3.1 2001-2007年期间济南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情况
3.2 济南市政府贯彻落实自主择业政策的主要做法
3.3 执行自主择业政策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 改进军转干部自主择业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细化配套政策,加大自主择业政策的引导、扶持和保障力度
4.2 加强培训和推介、健全保障体系,扶持更多的自主择业干部就业
4.3 创新理念、转变方式,提高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管理服务水平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军军人素质保障机制的特点与启示[J]. 孙静,吴炳泉,邓秋艳. 军事经济研究. 2008(12)
[2]第二战场铸辉煌——全国转业干部创业典型黄涛自主择业三部曲[J]. 李国征.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08(08)
[3]美国军人退伍安置法律制度研究(一):法理基础与历史演变[J]. 杨永康.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8(01)
[4]自主择业安置政策效果的分析与思考[J]. 胡磊. 军事经济研究. 2006(04)
[5]军转安置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J]. 郭万江,孙世君. 中国人才. 2005(12)
[6]反馈原理在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兼论工会信息在经济稳定中的地位与作用[J]. 张志伟.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5(01)
[7]添温送暖择业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纪实[J]. 郭万江,孙世君. 中国人才. 2004(06)
[8]走宽自主择业之路——自主择业转业干部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 池天亮,张建山. 中国人才. 2004(05)
[9]退役军官就业保护:模式选择与建构[J]. 廖国庚.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03)
[10]对军转安置改革的辩证思考[J]. 苏虹.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2000(04)
硕士论文
[1]军队转业干部自主择业服务研究[D]. 周述辉.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
[2]当前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中自主择业政策分析[D]. 曾化波.厦门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111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411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