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军事论文 >

节约救国:战时大后方的节约汽油运动

发布时间:2022-02-09 22:31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的汽油供给严重不足,为此,国民政府推行节约汽油运动,劝导国民厉行节约。节油运动虽然面向全体国民,但实际聚焦于拥有汽车或乘用公车的党政军公职人员(又称"军公人员"或"军公阶层"),他们被舆论界冠以"汽车阶级"的名号。与战时官场层出不穷的贪腐现象相比,"汽车阶级"的行为更易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尽管大后方各重要城市积极推行节油运动,然而实际效果不佳,浪费习气并无根本改观,引发了舆论的普遍不满,使得国民党政权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愈趋负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汽车阶级"浪费与奢靡现象并不仅仅是个人问题,更关涉到群体风气与"党国"形象。 

【文章来源】: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2020,(03)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节约汽油运动的推行
二、舆论的参与
三、“汽车阶级”的节油实态及各方反响
四、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抗战时期节约运动述论[J]. 孙钦梅.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7(01)
[2]国民政府时期的节约运动与国家构建[J]. 孙钦梅.  江西社会科学. 2016(10)
[3]张雪岩与抗战时期的节约献金救国运动[J]. 王京强.  社会科学研究. 2010(02)
[4]抗战时期后方的节约建国储蓄运动[J]. 方霞.  抗日战争研究. 2009(03)
[5]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汽油问题及其解决[J]. 吴志华.  甘肃社会科学. 2003(03)
[6]冯玉祥与四川献金运动[J]. 张中微.  文史杂志. 1987(04)
[7]国民党政府时期的石油进口初探[J]. 孔庆泰.  历史档案. 1983(01)



本文编号:36177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6177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b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