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军事论文 >

美国战争史中的“新空中制胜论”

发布时间:2022-07-13 10:22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一流的超级军事大国,凡是关注当今世界军事的人都无法忽视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地爆发的几场规模较大的局部战争,美军都参与其中。美军的高技术战争能力和现代化装备的质量、数量都是有目共睹的。而美国空军的出现更是让美军的战斗力突飞猛进,1903年莱特兄弟第一次试飞成功后,过了仅仅四十年,欧洲上空就出现了成千上万的轰炸机,回顾历史不难发现,美国空军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新空中制胜论”的理论引导下,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美国空军就一蹴而就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空中力量,并以其强大的打击能力震撼着全世界。凡是关注当代世界军事发展的人,都无法忽视美军的军事力量,凡是关注美国冷战后参与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人,一定都对美国的“新空中制胜论”记忆犹新。国内学术界对于美国空军的研究多是从军事和外交方面着手进行探索,本文尝试从历史的方向对美国空军的作战理论进行分析。本文以美国空军发展的时间为主线,以美军参与的数场较大规模的战争为历史背景,系统地梳理了“空中制胜论”的产生与在美国本土的发展及其对美国战略的重要影响,从而证实美国空军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空中力量在战争中扮演的角...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论文的选题理由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论
    三、论文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第一章 、空中制胜论的提出与发展
    (一)“空中制胜论”的由来
    (二)“空中制胜论”的发展
    (三)“空中制胜论”的局限性
第二章 、“新空中制胜论”的美国化
    (一)威廉·米切尔的“空中国防论”与建立独立空军
        1.威廉·米切尔与早期美国空军
        2.“空中国防论”的基本思想与不足
    (二)“新空中制胜论”的产生和发展
        1.“空中制胜论”的热身战
        2.沃登的“新空中制胜论”——“五环理论”
第三章 、美国“新空中制胜论”的实战应用
    (一)典型战例——科索沃战争
        1.“新空中制胜论”对战争的指导作用
        2.科索沃战争的过程
        3.科索沃战争的影响
    (二)“新空中制胜论”在 21 世纪战争中的运用
        1.美国空军在阿富汗战争中的军事行动
        2.美国空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军事行动
第四章 、对“新空中制胜论”的评价
    (一)“新空中制胜论”的成就和地位
        1.促使新的作战理论在战争实践中成熟
        2.促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二)“新空中制胜论”的特点及不足
        1.高新武器成为战场主角
        2.作战思想的进步
        3.空中力量装备老化与经费不足
        4.作战空间受陆基基地、海上移动基地的限制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外文资料
        (一)外文著作
        (二)外文论文
    二、中文资料
        (一)中文著作
        (二)中文论文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杜黑空军构成理论的战略意蕴解读[J]. 孔扬,李欣.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2(07)
[2]“空军第一”——威廉·米切尔的空军思想[J]. 陈海宏,黄玉军.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1(07)
[3]科索沃战争中“以弱制强”之我见[J]. 朱薏霖.  情报杂志. 2011(S1)
[4]利比亚:25载2次空袭战事比较[J]. 张学林,杨茂春.  轻兵器. 2011(09)
[5]美军空袭作战发展趋势[J]. 邓祁零,张淼,陶小宝.  飞航导弹. 2011(04)
[6]“草原烈火”与“黄金峡谷”——深度分析美军对利比亚的两次作战行动[J]. 顼飞,牛卫利.  轻兵器. 2011(04)
[7]天空,国家第一防线[J]. 王明亮.  领导文萃. 2010(14)
[8]浅析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空袭作战[J]. 李成刚,朱爱民.  军事历史. 2010(01)
[9]美国打了八年的阿富汗战争如何收场[J]. 畅征.  领导科学. 2009(26)
[10]美军空袭力量装备转型的特点[J]. 李涛,陈魁,秦新东,潘维国.  飞航导弹. 2009(01)

硕士论文
[1]美国战略目标与战术选择的不对称性[D]. 梁志宇.云南大学 2010
[2]美国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空中力量使用的失误[D]. 申文勇.吉林大学 2007
[3]冷战后美国新军事变革分析:案例研究[D]. 李华光.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2006
[4]论冷战后美国国防科技发展战略[D]. 陈剑利.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598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6598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f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